配合物的范围极其广泛。根据其结构特征,可将配合物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简单配合物、螯合物、多核配合物、羰基配合物、金属簇状配合物、夹心配合物、大环配体配合物。
定义大环配体配合物是指环状骨架上带有O、N、P 、S 等多个配位原子的多齿配体形成的环状配合物。1
首次合成1967年 ,美国的 Pederson等人首次合成了二苯并18 - 冠 - 6(C20H24O6)大环配体 ,称王冠醚(简称冠醚),如图10 - 2 所示,由于环上的配位原子数目较一般非环状配体的配位原子数目多,配位能力很强。1
应用冠醚配合物已广泛用于 许多有机反应或金属有机反应,以及镧系元素的萃取分离。 大环配体配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例如,血红素是在生物体内起重要作用的天然大环配合物之一,它是亚铁离子与卟啉环形成的螯合物,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叶绿素也是大环配合物。大环配体配合物的生理功能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的模型研究等是近代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1
知识拓展配合物定义为了说明什么是配合物,我们先看一下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的实验。 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氨水,边加边摇,开始时有大量天蓝色的沉淀生成, 继续滴加氨水时,沉淀逐渐消失,得深蓝色透明溶液。 若向这种深蓝色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无天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但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时,则有白色硫酸钡沉淀析出。这说明溶液中存在着硫酸根离子, 却几乎检査不出铜离子。
往深蓝色溶液中加入乙醇,立即有深蓝色晶体析出。经 X 射线分析,该深蓝色结晶的化学组成是[Cu(NH3)4]S04·H20。它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解离为负二价的[Cu(NH3)4]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而前者是由1个铜离子和4 个氨分子相互结合形成的复杂离子。这类复杂的离子称为配位个体。
通常把具有空轨道的中心原子或阳离子与可以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可能是阴离子或中性分子)以配位键形成的不易解离的复杂离子(或分子)称为配位个体。配位个体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以是带电荷的离子。不带电荷的中性配位个体也称配位分子,它本身就是配合物。带电荷的配位个体称为配离子,其中带正电荷的配位个体称为配阳离子;带负电荷的配离子称为配阴离子。
由带电荷的配位个体所形成的相应化合物及中性配位个体统称为配合物(习惯上把带电荷的配位个体也称为配合物)。如[Cu(NH3)4]S04是配合物。2
配合物的组成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内界为配合物的特征部分(即配位个体),是一个在溶液中相当稳定的整体,在配合物的化学式中以方括号标明。方括号以外的离子构成配合物的外界,内界与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内界与外界离子所带电荷的总量相等,符 号相反。显然,中性配位个体只有内界,没有外界。以[Cu(NH3)4]S04为例,其组成可表示为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唐浩宇 - 教授 - 湘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