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

脂肪在血液中运输依赖于蛋白的结合和运载,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才能在血液循环中运转。脂蛋白是血脂在血液中存在、转运及代谢的形式,检查脂蛋白不仅可以了解血脂的质与量,也能对其生物功能进行分析。人体脂蛋白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类: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乳糜微粒是最大的脂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外源性三酰甘油。正常空腹12小时后不应该有乳糜微粒。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浆脂蛋白中密度最高、体积最小的脂蛋白,主要由肝和小肠合成,它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是唯一将肝脏以外组织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清除至体外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载脂蛋白。动脉造影证明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所以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俗称“血管清道夫”。低密度脂蛋白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主要作用是将胆固醇运送到外周血液。由于低密度脂蛋白是主要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微粒,氧化的或被化学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不能被组织利用和被肝脏清除,就会沉积到动脉管壁上形成斑块,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被认为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子。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也被称为“坏胆固醇”。健康人血液循环中2/3的低密度脂蛋白微粒被肝脏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清除,如长期摄入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就会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活性,而使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升高。人体脂蛋白代谢的任一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导致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1。

高密度脂蛋白微粒—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是颗粒最小的血浆脂蛋白,其载脂蛋白大多为载脂蛋白A。在肝、肠和血液中合成,它扮演清道夫角色,它将周边组织多余的胆固醇送回肝脏,排出体外,达到抗血管硬化的目的。它还有维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保护血管免于血栓的形成。高密度脂蛋白增加,动脉壁被胆固醇囤积的机会就减少。因此,它是“好的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微粒—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转变而来。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运输到肝脏合成胆酸。每种脂蛋白都携带有一定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携带胆固醇最多的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久而久之容易引起动脉硬化,使个体处于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此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被称为“坏的胆固醇”

极低密度脂蛋白微粒—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主要由肝合成,其重要的功能是运输内源合成的甘油三酯,故血清极低街度脂蛋白胆同醇增高主要是甘油三酯的增多。其降解受饮食、肠和肝组织、毛细血管内壁、肾上腺素等因素的影响。临床检测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主要用于高脂蛋白血症评价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原因鉴别。

乳糜微粒乳糜微粒(CM)乳糜微粒含甘油三酯最多,蛋白质仅占1%,所以密度最低。是食物中的脂肪经消化吸收后,由肠黏膜细胞合成。

正常人血浆中的乳糜微粒很快被代谢消失。正常人空腹12小时以后采血,血浆中就应该没有CM。如果出现是脂质代谢不正常的表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