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区接闪器设置
罐区内各种油品储罐的壁厚均大于6mm,可直接利用罐体作接闪器,每一接地点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40。
装车台、燃料油泵棚和成品油泵棚均按二类防雷进行设计,应在建筑物屋面装设不大于10mx10m或8mx12m的接闪网格,天面四周明敷接闪带,接闪带在天面上的垂直投影,距天面外边沿的距离约100mm为宜天面主要阳角位应装设避雷短针。地磅值班室按三类防雷进行设计,应在建筑物屋面装设不大于20m×20m或16m×24m的接闪网格,天面四周明敷接闪带,接闪带在天面上的垂直投影,距天面外边沿的距离约100mm为宜天面主要阳角位应装设避雷短针。
接闪短针和接闪带及接闪带支持码均应采用热镀锌钢材(为保持美观,避免生锈更换,可采用不锈钢材质),统一使用材料规格为接闪短针为目12mm,接闪带、接闪网格为10mm,支撑架表面积不小于45mmz,带高应不低于150mm。
突出屋面金属物(包括金属栏杆)应与屋面防雷装置可靠连接露天安装的大型设备,其金属外壳及基座应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可靠连接,连接点不应少于两处。突出屋面的非金属物,不在天面接闪器有效保护范围内时,应采取避雷短针加以保护。
引下线设计地磅值班室、装车台、成品油泵棚和燃料油泵棚均可直接利用其结构柱内两根以上主筋(〉16mm)作为防雷引下线,装车台、成品油泵棚和燃料油泵棚的引下线间距不得大于18m,地磅值班室引下线间距不得大于25m。引下线上端与接闪带焊接,下端与基础钢筋焊接。并在室外地面深度为人工接地体深处用40mm×4mm热镀锌扁钢与人工接地体焊接。
接地体设金属油罐可用40mmx4mm镀锌扁钢做人工环形接地体,油罐与人工接地体的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其间弧形距离不应大于30m,接地体距罐壁的距离应大于3m。所有接地焊接处应刷沥青防腐。
地磅值班室、装车台、成品油泵棚及燃料油泵棚宜利用结构框架柱筋及地梁内主筋焊接连通作为接地体,并在建筑物四周用40mm×4mm热镀锌扁钢敷设环形人工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接地体应作防腐处理。
地磅值班室、装车台、成品油泵棚及燃料油泵棚均采用TN-S接地型式,电源PEN线在进线柜作重复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各罐体地网之间做等电位连接带,将油罐区形成二个统一地网。油罐区的地网与地磅值班室、装车台、成品油泵棚及燃料油泵棚人工接地体采用40mm×4mm热镀锌扁钢互连形成联合接地网,根据本报告第三章的估算,该联合接地网接地电阻可达到20以下。
应在油罐配电盘进线处和地地油罐通气管处预留接地端子供设备作接地用。罐区内所有需接地的设备与构件,如通气管、配电盘、电子系统用配电盘、开关、消防报警设施和监控设施(防爆箱)等都要与接地网相连接,使相邻的金属导体及设备上的电势(电压)相等。1
办公生活区接闪器设计初步设计中综合办公楼按照三类防雷进行设计。由于整个库区的控制室设于综合办公楼内,弱电设备较多,建议提高防雷级别,按二类防雷进行设计。
在办公楼、宿舍及食堂屋面装设接闪杆、接闪带与接闪网格相结合作为接闪器。避雷短针、接闪带及接闪带支持码均应采用热镀锌钢材(为保持美观,避免生锈更换,可采用不锈钢材质)。办公楼接闪网格不大于10m× 10m或8m× 12m,门卫室、宿舍及食堂接闪网格不大于20m×20m或24m× 16m,接闪器材料采用统一规格接闪短针为目12mm,接闪带、接闪网格为10mm,支撑架表面积不小于45mm,带高应不低于150mm。
综合办公楼南向正门外墙而外设玻璃幕墙,玻璃幕墙从一层开始敷设,高度17.4m。可利用玻璃幕墙铝合金边框进行接闪,但需做好接地措施,玻璃幕墙的龙骨与建筑防雷装置电气连通。若玻璃幕墙后附有墙体,可在墙体上设置接闪带,使接闪带足以保护玻璃幕墙顶部。突出屋面金属物(包括金属栏杆)应与屋面防雷装置可靠连接露天安装的大型设备,其金属外壳及基座应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可靠连接,连接点不应少于两处,连接带采用镀锌扁钢40mm×4mm。突出屋面的非金属物,不在天面接闪器有效保护范围内时,应采取避雷短针加以保护。
引下线设计办公楼、宿舍、门卫室及食堂宜直接利用其结构柱内的2根以上主筋(>16mm)贯通焊接作为引下线,办公楼引下线1司距不能大于18m,门卫室、宿舍及食堂引下线间距不能大于25m,引下线上端与接闪带焊接,下端与基础钢筋焊接并在室外地面深度为人工接地体深处用热镀锌40mm × 4mm扁钢与人工接地装置焊接。
接地装置设计在办公楼、宿舍、门卫室及食堂周边环形敷设40mm ×4mm镀锌扁钢作为人工接地装置,结构框架柱基及地梁内主筋(不少于2根,〉16mm)焊接成电气通路,与人工接地体焊接连通。人工接地体埋深大于或等于lm。门卫室金属电动大门及其轨道需作接地,可与门卫室四周的人工接地体预留接地端子相连。
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电源PEN重复接地、保护接地及等电位接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0。
办公生活区的办公楼、宿舍、门卫室和食堂人工接地体采用40mmx4mm热镀锌扁钢互连形成联合接地网,根据本报告第三章的估算,这样做可使接地电阻达到30以下。1
作业区接闪器设计在锅炉房、消防泵房和配电室、维修车间和实验室屋面装设接闪杆、接闪带与接闪网格相结合作为接闪器。锅炉房、消防泵房和配电室天面接闪网格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维修车间和实验室建议统一按二类进行设计,接闪网格不大于10mx 10m或8m× 12m,接闪器材料采用统一规格避雷短针为12mm,接闪带、接闪网格为目10mm,支撑架表面积不小于45mm,带高应不低于150mm。
锅炉房侧的钢烟囱和油罐壁厚大于4mm时,可直接利用作接闪器。
突出屋面金属物(包括金属栏杆)应与屋面防雷装置可靠连接露天安装的大型设备,其金属外壳及基座应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可靠连接,连接点不应少于两处,连接带采用镀锌扁钢40mmx4mm。突出屋面的非金属物,不在天面接闪器有效保护范围内时,应采取接闪小针加以保护。
引下线设计锅炉房、消防泵房和配电室、维修车间和实验室宜直接利用其结构柱内的2根以上主筋(>16mm)贯通焊接作为引下线,锅炉房引下线间距不能大于25m。维修车间和实验室建议统一按二类进行设计,引下线间距不能大于18m,引下线上端与接闪带焊接,下端与基础钢筋焊接并在室外地面深度为人工接地体深处用热镀锌40mm× 4mm扁钢与人工接地装置焊接。锅炉房侧油罐及港烟囱壁厚大于4mm时,可利用自身作为引下线。
接地设计在锅炉房、消防泵房和配电室、维修车间和实验室周边环形敷设40mm×4mm镀锌扁钢作为人工接地装置,结构框架柱基及地梁内主筋(不少于2根,大于16mm)焊接成电气通路,与人工接地体焊接连通。人工接地体埋深不小于1m。
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电源PEN重复接地、保护接地及等电位接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锅炉房、消防泵房和配电室、维修车间和实验室人工接地体采用40mm×4mm热镀锌扁钢互连形成联合接地网,根据本报告第三章的估算,该联合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较大,建议在地网四周引下线处布置垂直接地极,垂直接地极长2.5m,埋深1m以下,垂直接地体宜采用2500mmx50mmx5mm热镀锌角钢。1
码头接闪器设计码头综合楼、变配电所、制氮车间、联检楼及消防泵房应在建筑物屋面装设不大于20mx20m或16m×24m的接闪网格,天面四周明敷接闪带,接闪带在天面上的垂直投影,距天面外边沿的距离约100mm为宜天面主要阳角位应装设避雷短针。避雷短针和接闪带及接闪带支持码均应采用热镀锌钢材(为保持美观,避免生锈更换,可采用不锈钢材质),统一使用材料规格为避雷短针为12mm,接闪带、接闪网格为10mm,支撑架表面积不小于45mm,带高应不低于150mm。
陆域部分液氮储罐、消防水罐的壁厚均大于6mm,可直接作为接闪器。
码头面上的装载臂、消防炮等均为钢结构,可利用自身钢构架进行接闪,但必须保证各组件间电气导通。
引下线设计码头综合楼、变配电所、制氮车同、联检楼及消防泵房可直接利用其结构柱内两根以上主筋(〉16mm)作为防雷引下线,引下线i司距不得小于25m。引下线上端与接闪带焊接,下端与基础钢筋焊接。并在室外地面深度为人工接地体深处用40mmx4mm热镀锌扁钢与人工接地装置焊接。
接地体设计变配电所、制氮车间、联检楼及消防泵房宜利用结构框架柱筋及地梁内主筋焊接连通作为接地体,并在建筑物四周用40mmx4mm热镀锌扁钢敷设环形人工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
在液氮罐区、消防水罐周围利用40mmx4mm镀锌扁钢敷设环形地网,该地网与罐地网及周围建筑地网焊接连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