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治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九。具有益肝肺,补气血,消痰火的功效。主治人有终日高谈,连宵聚语,气血内伤,口干舌渴,精神倦怠,因而感冒风寒,头痛鼻塞,气急作喘。

组成白芍五钱,当归三钱,麦冬五钱,人参一钱,甘草一钱,桔梗二钱,苏叶八分,天花粉一钱。

用法用量水煎服。

功用益肝肺,补气血,消痰火。

主治人有终日高谈,连宵聚语,气血内伤,口干舌渴,精神倦怠,因而感冒风寒,头痛鼻塞,气急作喘。

文献摘要《陈士铎医学全书》:“一钟日高谈,口干舌渴,精神困倦,因冒风寒,头痛鼻塞,气喘,人谓外感,谁知气血内伤乎?多言伤气,未言伤血。不知血生于气,气伤血亦伤。多言津液尽耗,津液亦阴血之余。气属肺,血属肝,气血伤,即肺肝两伤。多言损气血,竟至肺肝两伤,邪人最易,为可慨也。邪既乘肺肝虚深人二经,使气逆于下而上不通,又何以治乎?仍治肺肝之虚,佐以散邪。用两治汤:白芍、当归、麦冬五钱,人参、甘草、花粉一钱,桔梗二钱,苏叶八分。此方人肝肺,补气血,消痰火,各各分治,二剂奏功。”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霞 - 副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 山西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