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附子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温经复阳,固表驱风,复阳敛液之功效。主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产后风虚,汗出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歌诀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组成桂枝(去皮)、芍药、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用法用量以水7L,煮取3L,去滓,温服1L。

功用温经复阳,固表驱风,复阳敛液。

主治1.《伤寒论》: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

2.《千金》:产后风虚,汗出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方义本证为太阳表虚夹杂少阴证,附子辛温,与桂枝组合为有力的温中、祛寒、逐湿药对,与白芍组合为有力的止痛药对。

运用桂枝附子汤是治疗太阳病发汗太过、汗出不止证的常用方剂,主要以四肢微急、寒疝、腹痛、身痛不仁、难以屈伸、手足厥冷等为辨证要点。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汗出畏寒、大汗亡阳、房后伤风等。

重要文献摘要原方选录

《伤寒论》:“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冠华 - 博士,副教授 - 山西中医学院医药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