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群计数,亦称按群计数,分组计数,是计数的一种方式。该计数方法计数时,不一定逐一去数,而是根据类别划分群,一群一群地数的计算方法。分群计数属于幼儿园数字名称和数字系统学习知识。

简介计数,口语称为数数,是算术的基本概念之一,指数事物个数的过程。计数时,通常是手指着每一个事物,一个一个地数,口里念着正整数列里的数1,2,3,4,5等,和所指的事物进行一一对应,这种过程称为计数。上述逐个地计算事物的方法,称为逐一计数。若按几个一群的方法计数,则称为分群计数1。

内含计数通常会使用在计算日历的天数上。通常,当从星期天开始计数8天:星期一会是“第一天”,星期二为“第二天”,而下一个星期一则会是“第八天”。内含地计数时,星期天(开始那天)会是“第一天”,而因此下一个星期天则会是“第八天”。例如:法语中两星期为quinze jours(15日),类似地在希腊语(δεκαπενθήμερο)和西班牙语(quincena)也都是以数字15为基。这种习惯也应用在其它的日历上:在罗马历上,nones(九)是在ides的八天前;而在公历中,Quinquagesima(四旬斋前的星期日,有50之意)在复活节的49天前。

计数有时会包括1以外的数字。例如,当计数金钱或变化时,或当“加二计数”(2,4,6,8,10,12...)或“加五计数”(5,10,15,20,15,...)时。

计数,亦可以被(主要是被儿童)使用来学习数字名称和数字系统的知识。 由现今的考古证据可以推测人类计数的历史至少有五万年,并由此发展导致出数学符号及计数系统的发展。古代文化主要使用计数在记录如负债和资本等经济数据(即会计)。

应用按群计数就是在清点物体数量时一堆一堆地数,或在口头数数时一群一群地数,最后相加得出总数。学习按群计数,可以拓展幼儿用多种方法清点集合中的个数的经验,提高计数能力,为幼儿学习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打下基础。
幼儿学习按群计数需要建立在能够熟练进行逐一计数的基础上,按群计数还要求幼儿对数字顺序有足够的了解,能够按一定规律“跳着数”,观察表明,这对他们而言也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2。
按群计数可以两个一数、五个一数、十个一数……其中“两个一数”与逐一计数最为接近,最有利于大班幼儿利用已有经验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所以我在组织大班幼儿开展“通向数学”课程的“数得快”活动中,将教学重点确定为让幼儿根据已有的逐一计数经验学习30以内的两个一数,并说出总数。

举例分群计数快,有利于计数初学者快速得出总数。分群计数的方法要求学习者可以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的数...,建立数群概念。例如,有20个桃子,每5个分为一群,按群计数,进而数出桃子的总数。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军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