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现场浇制就是在施工现场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将各种原材料用混凝土搅拌机均匀拌和成为符合相应技术要求的混凝土。

混凝土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2002)(2010版)指出,混凝土分项工程是从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进场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称量、拌制、运输、浇筑、养护、试件制作直至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的总称。显然,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包含众多的工作内容。这些一工作内容之间联系密切、相互影响,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随时都可能形成质量问题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对混凝土的基本质量要求是:要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密实性和整体性、正确的形状尺寸。

由于工程性质、规模等的不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可以采取较多的施工组织手段,而且在具体的施丁操作中有着不同的要求,反映了混凝土施工的特殊性。1

混凝土施工配料施工现场浇制混凝土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是非常普遍的。采用这种施工组织手段时往往需要现场较为宽敞,施工现场会产生较大的噪声,还要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制约,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不高。所以,我国对现场浇制混凝土施工加以限制是必然的。

施工中对混凝土施工配料应严格控制。施工配料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原因是:称量不准确;不考虑施工现场砂、石骨料的含水量变化。这样的后果就是会改变原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灰比、砂石比(含砂率)及浆骨比,而其中任一项发生改变都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控制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做好混凝土施工配料是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所谓混凝土施丁配合比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配合比。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去改变,除非发生了特殊情况。根据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2010)的规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由有相关资质的试验室提供(试验室配合比),也可以在试验室配合比的基础上根据施工现场砂石含水量情况进行调整。调整按以下步骤进行:

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1:X:Y,水灰比为W/C,测得现场砂子含水量为 ,石子含水量为 ,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

按试验室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为C(kg)计,水胶比不变,则换算后各种材料用量为:

水泥:

砂子:G砂=

水:

(2)施工配料。施工现场所采用的搅拌机有一定的容量,因此还需要求出搅拌机每次搅拌需要多少原材料。对称量用的各种计量设备要定期校验,对粗、细骨料含水量应经常测定,雨天施工时,应增加测定次数。

(3)外加剂、掺合料的使用。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2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 2013)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 2005)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1

混凝土的现场浇制混凝土的现场浇制就是在施工现场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将各种原材料用混凝土搅拌机均匀拌和成为符合相应技术要求的混凝土。

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机分为自落式和强制式两类。搅拌机的搅拌原理以及适用范围见表。

|| ||

混凝土搅拌机以其出料容量标定其规格。一般施工工地常用的有150、250、350、500L等多种。大型搅拌站使用的有800~3000L。

选择混凝土搅拌机型号,要根据工程量大小、施工组织手段、混凝土技术参数等因素确定。

现场浇制站设置施工现场设置混凝土搅拌站应因地制宜,尽可能布置在施工对象附近,最好在垂直运输机械工作半径范围内。砂子、石子的堆放地点、水泥库房应合理安排。搅拌机处应挂配料牌。要做到装料、卸料方便,既不交叉且运距要短。要安排好各种原材料的进场运输道路(最好是混凝土道路)以及水、电供应线路,准备和安装好砂、石计量设备。还应注意整个搅拌站布置整齐、规范、美观,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搅拌作业1)混凝土搅拌时间。从全部材料投入搅拌筒起,到开始卸料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搅拌时间。搅拌时间是影响混凝土质量及搅拌机牛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搅拌时间过短,则混凝土均匀性差,且强度及和易性下降;而搅拌时间太长,搅拌效率又低。因此确定一个最短的搅拌时间是有必要的。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可参考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