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七。具有补肾滋阴,益气养血之功效。主治肾虚腰痛,动止软弱,脉大虚,疼不已。

组成杜仲、龟版、黄柏、知母、枸杞子、五味子、当归、芍药、黄芪、故纸各一两。

用法用量上为末,炼蜜同猪脊髓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盐汤送下。

功用补肾滋阴,益气养血。

主治肾虚腰痛,动止软弱,脉大虚,疼不已。

附方名称:杜仲丸

组成:五加皮、萆薢、山茱萸各三两,杜仲(炒去丝)四两,阿胶(蛤粉炒成珠子)、金毛狗脊(炙去毛)、防风(去芦头)、川芎、细辛、鹿角屑各二两,当归(洗,焙)、生干地黄各一两

用法:上为细末,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或煎艾汤送下

主治:冲任脉虚,血海虚弱,寒湿邪气客搏胞络,妊娠腰痛,小腹牵连,行步力弱,难于俯仰,小便白浊,昼夜频行

出处:《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名称:杜仲丸

组成:莲肉(去心)四两,龙骨(新瓦上煅,另研细)七钱半,益智仁、破故纸(炒香)、茴香(微炒)各一两,牛膝(去苗酒浸)一两,白茯神(去皮木)一两,杜仲(去皮,锉碎,酒浸,炒断丝)一两,菟丝子四两,桃仁(汤泡,去皮尖净,炒)一两

用法:上为细末,用山药四两炙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枣汤送下,空心食前服

主治:补心肾,益气血,暖元脏,缩小便

出处:《瑞竹堂方》卷一

名称:杜仲丸

组成:杜仲(去皮,锉,姜汁浸,炒去丝)、川续断(酒浸)各一两

用法:上为细末,枣肉煮烂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送下,一日二次

主治:妊娠三两月,胎动不安

出处:《济生总录》卷七

功用:养胎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曹小定 - 博士生导师、教授 - 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