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制以指的是火烧的方法制造(如陶器)∶在窑里烧。烧制范围指的是工艺要求的各种指标范围。
应用背景简介阐述了以城市污泥,黄土和膨润土烧制轻质污泥陶粒,分析了孔隙结构对污泥陶粒的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适合烧制轻质陶粒的原料配合比(干重):污泥30%,膨润土20%,预热温度350℃,烧制温度1 160℃;以此方案制得的陶粒松散密度为257 kg/m3,筒压强度为0.74 MPa,吸水率为21%,软化系数为0.93;
(2)污泥陶粒空隙占总体积多少主要与陶粒化学组成,原料的物理性能和烧制工艺有关,空隙的均匀程度影响陶粒的筒压强度和松散密度。1
水泥的烧制过程水泥的生产过程一般分为两磨一烧。首先将石灰石,铁粉,砂石等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好,进入生料磨内磨制成粉,然后将这种粉送到旋窑内,经过大约1350~1450度的高温煅烧,就制成了水泥熟料。水泥熟料再加上一定量的混合材(如矿渣,粉煤灰),石膏再进入水泥磨粉磨成粉。水泥就制成了。
竹炭的烧制范围研究在实验室中,采用 SX2 - 5 - 12型箱式电炉,以 3种不同的工艺和 4种不同的炭化终点温度进行了竹炭烧制工艺与理化性能关系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
1、竹炭的烧制工艺,尤其是炭化的终点温度对竹炭性能的影响是明显的。实际生产中,根据窑型进行工艺优化是完全必要的;
2、炭化的终点温度越高,挥发分含量与精炼度等级值越小,灰分与固定炭含量增加,电导率增大,竹炭密度相应提高,竹炭的热值渐趋稳定 。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程鹏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