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下裂:位于眶下壁与外侧壁之间,起自视神经孔的下外方、眶上裂内侧端的附近,由后向前行,其前端距眶下缘15~20毫米的骨性裂隙。
概述其间通过的有:①第Ⅴ脑神经的上颌支;②眶下动脉;③颧神经;④蝶腭神神节的分支;⑤至翼丛的眼下静脉支。系眶窝与颅内相通的一个裂孔。此裂在眶外壁与眶下壁之间,有第五脑神经第二支分支、眶下神经、眶下动脉及眼下静脉的一支通过。如此处损伤则可出现相应的症状。位于眶外侧壁与眶下壁之间的骨性裂隙,其间通过的血管神经有:①第Ⅴ脑神经的上颌支;②眶下动脉、静脉;③颧神经;④蝶腭神经节分支;⑤至翼腭丛的眼下静脉分支。
眶下壁:眶下壁与眶顶形状相似呈三角形,三角形底边由下眶缘组成、颞侧边后部为眶下裂,前部为该裂向前的延伸;鼻侧边为较小的骨缝组成。眶下壁是由上颌骨眶面、颧骨眶面及腭骨眶突组成,其中,上颌骨所占比例最大,而腭骨最小,其纵向长约47.6mm,是眼眶四壁中最短的一个。眶底呈内高外低形,故整个眶底的最低点在前外角区域。眶下壁包含眶下沟(Infraorbital groove)和眶下管 (Infraorbital canal)。
(1)眶下沟:眶下沟来自于其后部的眶下裂,与眶下裂在一条直线上,是由上颌骨组成。前界与眶下管连接。
(2)眶下管:沿眶下沟自后向前约在眶下壁中部,由上颌骨骨板自沟外侧向内覆盖沟顶,形成未完全闭合的骨管,未闭合处留有一骨缝称眶下缝,此缝向前途经眶下缘并向下至眶下孔,眶下孔是眶下管的前端开口,距眶下缘约4mm。
(3)眶下壁最前方的内侧角处有一骨性小凹,为下斜肌起始点。
(4)眶下壁下方大部分为上颌窦,后部为腭骨眶突,偶尔有筛窦参与形成。眶下壁骨板厚约0.5~1mm,故临床方面上颌窦的炎症、肿瘤极易突破下壁而入眶;外伤也易致下眶壁骨折导致眶内组织疝入上颌窦内,如爆裂性骨折。另外,近眶尖处下直肌与眶下壁接触,前行过程中,逐渐与之分离并被下斜肌及脂肪组织隔开。
解剖结构眶位于颅前窝侧部下方,为容纳眼球与眼附属结构的骨腔,由额骨、上颌骨、腭骨、蝶骨、颧骨、筛骨及泪骨围成,略呈锥体形,尖向后,底朝前下并略向外下。上壁邻额窦,下壁邻上颌窦,内侧邻筛窦。
颅前窝底与眶腔之间仅以眶板相隔,颅前窝底的肿瘤可侵及眶腔,眶内的肿瘤可突破眶壁向颅前窝生长,手术常需打开眶上壁,同时涉及颅底及眶区。由于眶腔内结构精细,关系复杂,在该区域内行显微外科手术操作时必须十分仔细,否则,任何损伤均可导致视力障碍、眼球活动受限等后果,严重者可能失明。因此,颅底外科医生必须熟悉眶区的应用解剖。
眶区常见的肿瘤有:颅眶沟通瘤、眶内肿瘤、脑膜瘤、泪腺混合瘤、胶质瘤与神经鞘瘤等。眶区常用的手术入路有:单侧额下入路;额颞入路;眶外侧入路;筛窦至眶内侧壁入路等。
眶区手术游离额部皮瓣时应尽量保护额神经,打开眶上壁后注意保护视神经、动眼神经、展神经、滑车神经和眼动脉等。
眶为四面锥体形的空腔,尖向后,底朝前,有上下内外四壁。眶上壁很薄,向上呈拱形,在其内1/3与外2/3交界处有眶上切迹。眶上神经、额神经终未支及眶上动脉由此通过。上壁内侧部分有上斜肌滑车附着,外侧部较凹、有泪腺。眶下壁是由上颌骨的眶面及颧骨的额突组成,前外侧部分为颧骨的额突,内侧角为鼻泪管上端的开口,眶下缘的下方有眶下孔,眶下神经与动脉由此通过。眶内侧壁近于垂直,由上颌骨额突、泪骨、筛骨纸板等构成。内侧壁前部分有泪囊窝,容纳泪囊。沿内侧壁向后至眶尖有视神经孔,以通过视神经和眼动脉。
眶外侧壁由颧骨的眶突和蝶骨大翼的眶面形成。外上方坚硬而突出,可以保护眼球。眶内容物主要是眼球。另外还有眶脂肪、筋膜囊、神经血管和肌肉等。眼球与其他组织的容积之比为4.5∶1。
与眶下裂相关的疾病眶下肿瘤:由于视神经紧邻蝶窦和后筛窦,这些窦内的恶性肿瘤可以侵蚀薄的眶骨壁,压迫视神经和眶的内容物。眶内肿瘤可以造成眼球突出。颅中窝内的肿瘤最易通过眶上裂进入眶腔;颞窝和颞下窝内的肿瘤可通过眶下裂进入眶腔。虽然由于眶的外侧壁向前外侧延伸,使其几乎与内侧壁一样长,但它向前延伸的距离却不如内侧壁的长,内侧壁基本上处于矢状面。这样,当瞳孔尽可能地向内旋转时,将近有2.5cm长的眼球会暴露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外侧壁适合作为眼球手术入路的原因。
1.眶上孔;2.视神经孔;3.鼻骨;4.泪骨;5.眶下裂;6.眶下孔;7.颧骨;8.眶下裂;9.眶上裂。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朝霞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大医院 眼科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帮助 
             科学百科
 科学百科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