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阔韧带:解剖名。子宫韧带之一。在子宫的两侧,呈额状位,分前后两层,其内侧缘附于子宫,并移行为子宫前、后面的腹膜;外侧缘连于小骨盆侧壁,移行为盆壁的腹膜;下缘附于盆底;上缘游离,其内包有输卵管。阔韧带前层覆盖子宫圆韧带,后层包被卵巢,两层之间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等,可限制子宫向侧方移位。

子宫阔韧带的周围结构及其构成:子宫阔韧带系维持子宫位置的韧带之一。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的两侧,为腹膜形成的双层皱襞。它的内缘附于子宫的外侧缘,向内延成子宫前、后面的脏层。上缘游离,内包输卵管。下缘和外缘连至盆壁,移行于盆壁的腹膜。阔韧带的两层间包有输卵管、卵巢、卵巢的韧带、子宫圆韧带、血管、淋巴、神经及结缔组织。子宫阔韧带可分3部:卵巢系膜、输卵管系膜、子宫系膜。此韧带功能为保持子宫不向两侧倾倒。

解剖结构:1、子宫阔韧带:

子宫阔韧带为由子宫侧缘向外侧展延到达骨盆侧壁的双层腹膜皱襞,近似四方形上缘游离,内含输卵管;外侧缘附着于骨盆;下缘附着于盆底。除构成输卵管(输卵管与卵巢系膜之间的腹膜皱襞)系膜及卵巢系膜(卵巢与阔韧带之间的腹膜皱襞)外,其余大部分,则称子宫系膜,内有含脂肪的疏松结缔组织,名子宫旁组织,于子宫颈周围尤为发达。此组织向下连于阴道旁组织,前接膀胱旁组织,后达直肠旁组织。在子宫颈与体两侧的子宫旁组织内有丰富的静脉丛。

2、子宫韧带:

解剖名。指子宫两侧伸展的阔韧带、圆韧带和子宫骶韧带。具有固定子宫的作用。阔韧带系自子宫两侧缘伸展至骨盆壁的两个翼状结构。二者将盆腔分为前、后两个间隔。每条阔韧带是一个包围各种结构的腹膜褶,有上、侧、下、中四缘,上缘内侧2/3形成输卵管系膜,附于输卵管;上缘外侧1/3从输卵管伞状端伸展至骨盆壁,形成卵巢悬韧带,卵巢动脉由此穿过,输卵管下的阔韧带部分即为输卵管系膜,由两层腹膜所组成,其间为一些松弛的结缔组织,其中有时可见卵巢冠,卵巢冠相当于男性附睾的头,阔韧带底部很厚,与骨盆底的结缔组织相连,子宫血管由此经过;子宫阔韧带的最厚部分叫主韧带。子宫骶韧带由结缔组织所构成,与阴道上部的宫颈和子宫侧缘牢固联合,此部分包含着子宫血管和输尿管下段。子宫下段阔韧带的直切面呈三角形,子宫血管处于它阔大的基线之上,它与宫颈附近的结缔组织广泛连续,即为子宫旁组织。阔韧带上部的直切面显示分为三支,分别围绕输卵管、子宫-卵巢韧带和圆韧带。圆韧带从子宫的前部和侧部的两旁伸至输卵管附着处之下,每一条圆韧带处于腹膜的一褶之中与阔韧带相连,并向上、向外伸过腹股沟,终止于大阴唇的上部之中;非妊娠期圆韧带的直径为3~5mm,由直接与子宫相连的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所组成,相当于睾丸引带。子宫骶韧带从宫颈的后部和上部伸展、环绕直肠,然后附着于第二和第三骶椎上筋膜之中,由结缔组织和肌肉所组成,并被腹膜所覆盖,构成直肠子宫陷凹的侧界,并对宫颈施加牵引力,以协助子宫保持在正常位置。又,部分学者将子宫主韧带亦划归子宫固定装置之内。

3、子宫:

子宫为孕育胎儿的肌性囊。其形状、大小和位置不仅随年龄而有变化,且经妊娠、分娩而变化更大。因此,一般所描述的子宫在正常情况下的形状及位置,都以青年未产妇做标准。

子宫全体呈倒置的梨形,前后略扁。可分为底、体、颈三部。由两侧输卵管子宫口之间向上膨隆的部分,叫做子宫底;中央扁平的部分叫做子宫体;下端狭窄呈管状的部分叫做子宫颈。子宫体和颈交界的狭窄处为子宫峡。子宫颈下部伸入阴道,叫做子宫颈阴道部,颈的上部在阴道上方,叫做子宫颈阴道上部。

子宫内腔甚为狭窄,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在子宫体内,故叫做子宫腔,为一三角形扁隙。其尖端向下,基底向上,基底两端有输卵管子宫口。下部为一梭形管,位于子宫颈内,故名子宫颈管。其上口叫颈管内口,和子宫体腔相续;下口名为颈管外口,通入阴道。外口为圆形,但经产妇呈横裂状,其前、后缘分别叫做前唇和后唇。

子宫最内层的粘膜叫做子宫内膜;中层为很厚的平滑肌,有纵、环、斜各个方面的纤维,但分层不明显;最外层叫子宫外膜,在子宫底部和体部为浆膜。

育龄妇女的子宫内膜,受卵巢内分泌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也呈现周期性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子宫内膜周期性地脱落出血,这种周期性变化叫做月经周期。

子宫位于小骨盆腔中央,前邻膀胱,后依直肠。正常时为前倾前屈的位置。前倾是子宫的长轴向前倾斜,与阴道间呈向前开放的角度;前屈是指子宫体与颈之间构成轻度向前弯曲。

子宫位置能维持于正常状态,除周围脏器和盆底肌的作用外,还有韧带的固定。

与子宫相关的疾病:(一)子宫平滑肌瘤:

1、概况: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35岁以上妇女发生率达20%,绝经后妇女发生率达30%~50%,20岁以下少见。肌瘤好发于宫体,偶见于宫颈。分三种类型: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以及黏膜下肌瘤。

2、临床表现:

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症状出现与肌瘤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变性关系密切,而与其大小、数目多少关系不大。可出现月经改变,如周期变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流血,白带增多,腹部包块,腹痛,不孕以及压迫症状等,肌瘤较大时可在腹部扪及质硬、不规则、结节状肿物。

3、病理表现:

子宫平滑肌瘤由致密的平滑肌纤维及不等量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呈实质性球形结节,直径从数毫米到十几厘米,可单发或多发。其周围子宫肌层受压形成假包膜。肌瘤有多种变性,玻璃样变,囊性变,黏液样变,红色变及肉瘤变,以玻璃样变最多见,肉瘤变即肌瘤的恶变少见。

4、影像表现:

子宫平滑肌瘤在MRI上的表现取决于肌瘤的部位、大小及有无变性。其典型征像是类圆形均匀长T1短T2信号,边缘光整,界限清楚。肌瘤较小时子宫大小无变化;肌瘤较大时子宫轮廓变形,局部隆起。壁间肌瘤使子宫呈分叶状增大;浆膜下肌瘤表现为自子宫向外突出的肿块;黏膜下肌瘤位于宫腔内,子宫内膜受压呈弧形改变。阔韧带肌瘤表现为子宫旁的实质肿块,突出于子宫外的肌瘤与子宫之间常常有纡曲的血管结构,称为“桥变血管征”,可与附件和子宫韧带的其他肿瘤鉴别。当肌瘤发生玻璃样变时,肿瘤于T1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多发小囊变使肌瘤信号不均匀,于T2WI上呈斑点状高信号。

(二)子宫圆韧带肿瘤:

女性生殖器官临近组织的肿瘤指原发于对生殖器官起到支持作用的各韧带、结缔组织及其所含的血管、神经、淋巴等组织或由其他部位转移、伸展而来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原发性肿瘤较少见,可分为良性、恶性,其中以良性为多。转移性肿瘤较原发性更常见,多由卵巢或子宫转移而来。常见的原发于韧带的肿瘤有子宫圆韧带肿瘤、阔韧带、骶韧带肿瘤。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新燕 - 主任医师 - 山西省儿童医院 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