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丝黛尔石(Lonsdaleite)也译做郎士德碳,又因晶体结构及特性称作六方金刚石(hexagonal diamomd)、六方碳。
简介蓝丝黛尔石(Lonsdaleite)又因晶体结构及特性称作六方金刚石(hexagonal diamond)。第一次鉴别出蓝丝黛尔石是1967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巴林杰陨石坑,从位在其中的“魔谷陨石”中所发现。
发现蓝丝黛尔石发生在陨石的金刚石上,是一个连结在金刚石上非肉眼可见的显微晶体。除魔谷陨石外,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肯纳陨石”(Kenna meteorite)、南极洲维多利亚地的艾伦丘陵陨石77283(Allan Hills (ALH) 77283)上亦有发现。此外,1908年6月30日一个阿波罗星体(指外来星体,包括彗星及陨石)撞击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加撞击区也有发现报告。
蓝丝黛尔石具有透明棕黄色的外观,折射率在2.40至2.41之间,比重在3.2至3.3之间,莫氏硬度在7至8之间。而金刚石的莫氏硬度则为10。蓝丝黛尔石也可从聚合物——聚碳炔氢(PHC)在氩气的一大气压力下从摄氏110度开始到1000度热分解人工合成。蓝丝黛尔石较低的硬度主要原因系天然形成矿石不纯且不完美所致。但如果以人工合成则比钻石硬58%,而抗压程度也比钻石高了大约58%。
晶体结构蓝丝黛尔石和钻石相同,也是由碳原子组成,但排列方式不同。模拟结果显示,蓝丝黛尔石可经受的压力比钻石高58%,也就是比钻石硬一半以上。蓝丝黛尔石在自然界中很稀少。
钻石又因晶体结构及特性称作六方金刚石(hexagonal diamond)。 蓝丝黛尔石是一种六方晶系的金刚石,属于碳同素异形体的一种构形,相信为流星上的石墨在坠入地球时所形成。 撞击时的巨大压力及热量改变石墨构形形成金刚石,却又保留了石墨的平行六边形晶格,并构成了立方的六方晶格。
物理属性蓝丝黛尔石具有透明棕黄色的外观,屈光度在2.40至2.41之间,比重在3.2至3.3之间, 蓝丝黛尔石也可从聚合物——聚碳炔氢(PHC;poly(hydridocarbyne))在氩气的一大气压力下从摄氏110度开始到1000度热分解人工合成。蓝丝黛尔石较低的硬度主要原因系天然形成矿石不纯且不完美所致。但如果以人工合成则比钻石硬58%,而抗压程度也比钻石高了大约58%。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曹慧慧 - 副教授 - 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