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铁(ferric hydroxide),化学式Fe(OH)3,分子量106.87。为红棕色无定形粉末或凝胶体,相对密度3.4~3.9。不溶于水、乙醇、乙醚,溶于酸。新制成的易溶于无机酸和有机酸,放置若干时间则难溶解。高于500℃时完全脱水成氧化铁,加热分解。由硝酸铁溶液或氯化铁溶液加氨水沉淀而得。用于制颜料、药物,并用作净水剂、催化剂、吸收剂和砷解毒剂等。1
概述图引自2。
性质氢氧化铁为红棕色无定形粉末或凝胶体。相对密度为3.4~3.9。加热时逐渐分解,高于500℃时即完全脱水而成氧化铁。不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溶于酸。在酸中的溶解度随制品制成的时间长短而定,新制成的易溶于无机酸和有机酸,放置若干时间后,则难溶解。略溶于碱溶液中生成铁(Ⅲ)酸盐,例如NaFeO2。这类铁(Ⅲ)酸盐可以容易地从氧化铁(Ⅲ)和碱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的熔融混合物中制得。2
计算化学数据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2
2. 氢键供体数量:32
3. 氢键受体数量:3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2
5. 互变异构体数量:无2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32
7. 重原子数量:42
8. 表面电荷:02
9. 复杂度:02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2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2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2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2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2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42
合成方法制法:取100mL 0.2mol/L硝酸铁水溶液,在激烈搅拌下滴加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使pH调整到约1.5。将此溶液在继续搅拌下一点一点地滴加到1L 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滴加完了后静置10~15min,待沉淀沉降后分离上层澄清液,用大量蒸馏水洗涤使pH大体为7.8。将沉淀离心分离,在室温下干燥。为了避免沉淀的熟化,尽快洗涤干燥。2
这样制得的样品是无定形超微粒一次粒子(约5nm)的集合体。在室温下,它的磁化曲线具备典型的超顺磁特征。如果提高析出沉淀时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浓度则含水量减少,并且饱和磁化率上升。一般由于实验条件而引起一次粒子大小的变动不多,大体上为4~5nm。另外,样品中含有约0.5%(质量分数)(以Na2O计)Na+,造成洗涤困难。用氨水可以防止这种污染。使用氢氧化钾会加速向α-FeO(OH)转变的速度,因而是不适宜的。2
应用领域1. 用于制颜料、药物、并用作净水剂、催化剂、吸收剂和砷解毒剂等。2
2. 用于制造医药、颜料,并用作砷解毒剂等,其胶体可用于净水,合成上也用作催化剂。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侯传涛 - 副教授 - 青岛大学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