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昆虫也会陷入“爱情陷阱”。一般成虫在吸引同种异性昆虫交尾的时候,会释放一种激素,我们将这种激素称为性信息素。如今,性信息素作为一种灵敏可靠的监测工具,不仅可以应用于害虫预测预报,也可以广泛应用到害虫检疫、疫区扩散范围监测中。

在众多害虫防控方式中,性信息素迷向技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利用性信息素来进行害虫防控的“爱情陷阱”。多数昆虫在求偶期时腹部末端的特殊腺体会释放性信息素,科研人员便会通过不同的萃取方法来获得性信息素提取物,并在获取到信息素提取物之后,通过载体对其进行释放。当前,应用面积较大的主要载体为以下三种。

迷向丝:在聚乙烯管、中空纤维中灌装液态昆虫性信息素挂在果园中,通过释放性信息素来干扰和阻断田间害虫进行自然交配;

微胶囊:将性信息素埋在外包膜中形成胶囊,利用喷雾器将微胶囊洒在田间,性信息素将会通过包膜散发到环境中干扰成虫交配;

蜡滴:将石蜡与信息素借助剂等结合制成黏滞状的溶液,将溶液洒在田间。

这三种载体中,传统迷向丝的应用面积较大。

与其他害虫防控方式相比,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专一性高,同一种昆虫的不同地理种群的性信息素组成有一定的差异,这种高度种内专一性,在防控害虫过程中能够精准靶标,不伤害其他昆虫和天敌;用量低,雄性昆虫对性信息素的反应极为敏感,因此少量信息素即可达到效果;无污染,性信息素通过载体挥发到空气中,不直接接触作物、土壤和水,比较容易分解,不污染环境,是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较好选择;兼容性高,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可以有效地与天敌释放、生物农药、种养控害、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还不会影响防治效果。

虽然性信息素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但实际能够量化生产应用于防治实践的很少。未来,如何降低人工合成性信息素成本,将是科研人员主要研究的方向之一。

本文由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二中高级教师黄少华进行科学性把关。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来源: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