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四季的更迭给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带来了灵动的改变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异的风景也令我们更直观地体会到自然神奇。地球有四季的流转变化,被称为“小地球”的火星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变化呢?

       这颗星球和我们生活着的地球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在八大行星中,火星的平均温度与地球最为接近。虽然火星比地球小得多,直径只有地球的一半,体积只有地球的15%,质量也只有地球的11%但在火星上,依旧可以看到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晚上在西边落下。因为火星和地球一样存在昼夜变化,它的自转周期与地球极为相近,为24小时37分。

       此外,火星和地球一样,也存在四季的变化,但火星的四季与地球的四季大不ー样。火星的一年(即火星公转一周)差不多等于地球上的687天,也就是说在火星上,每个季节相当于地球上的6个月,约172天。

       地球四季的变化和公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地球是“斜着身体”绕太阳公转因此其中存在一个黄赤交角。黄赤交角使得地球有了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五个温度带,也使地球有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当地轴远离太阳时,南半球接收较多的阳光直射,此时的南半球便是夏季,北半球为冬季反之则相反火星的四季变化也是如此,它的黄赤交角为24°,与地球的23.5°很接近,因此形成了火星的四季变化。

       人们对火星四季变化的观察由来已久,火星的极冠(火星南北极有水冰及干冰覆盖的区域)成为火星季节变化的风向标。当火星的一半球上春季逐渐过去的时候,白色的极冠就逐渐减缩,半球上黑暗地方颜色会更重、更鲜明,呈绿色;当夏季逐渐过去,极冠完全或差不多完全化去的时候,半球上黑暗地方颜色会逐渐衰落,变为褐色。

       人们认为,这是由于火星上植物的繁茂与衰败造成的。春季火星上的植物十分茂盛,因此看起来呈绿色;秋季植物大部分衰败凋落,因此变成了褐色。这种看法在今天看来显然错误的。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火星的极冠区主要被冰雪覆盖这种说法也通过后来的观测被予以否定。事实上,火星的大气比地球要稀薄得多,很难为下雪提供充分的条件。因此,火星的极冠区中不可能下那么大的雪。1976年,探测器接近火星,发现火星的两极覆盖的物质主要是干冰而并非积雪

       本文由国家遥感中心副研究员鲁暘筱懿进行科学性把关。

新华网科普事业部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联合出品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