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大暑连阴天,遍地出黄金”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这个俗语,是广大农村,农民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是,对大暑节气降雨特点和所有作物生长发育特点,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摸索出来的经验之谈,是对大暑节降雨的感悟。

事实上,大暑节下雨,也是农业生产中,符合客观事实发展规律的,也是客观事实真实的反应,是具有非常大的科学道理的,也将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客观规律,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条实用的客观规律。

若是在大暑节期间下大雨,或者下连阴雨,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是非常有利的,能够充分获得农业丰收。因为,大暑节是处于夏季最炎热的三伏天的中间时期,通常情况下,是高温干燥强日照雨水偏少的天气,而农作物都是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正需要充足的水分,柔和的日照,适宜的气温,才是作物生长发育最适宜的环境条件。

在三伏天,往往久晴不雨,日照强烈,土壤水分蒸发快,损失大,墒情下降快,而又缺少雨水补给。另外,作物正处在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阶段,在这样高温的环境中,土壤里的氮元素肥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成植物容易吸收的氨态氮,而被高温炽烤而挥发损失掉了,造成作物转型期间生长发育不良,影响产量。夏季三伏天降雨往往伴随着雷电,就会产生大量的氮元素肥料,随降雨浇灌在作物上,送来免费的营养物质肥料,是难能可贵的事情,对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是大有好处的。

在大暑节期间,作物都处于整个生长发育周期的中后期阶段,如水稻处于孕穗、抽穗、扬花、灌浆期,红薯处理地下块茎形成和膨大期,玉米处理抽穗授粉和籽粒灌浆期,大豆处于开花结荚期,花生处理下针、结荚和籽粒膨胀期,各种瓜果蔬菜都正处于积蓄营养,走向成熟的时候。在这个时期,都需要充足的水分,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生殖生长,增加水分和营养,提高产量的最佳时机。若是这个时候是连阴雨天,既满足了水分和氮肥的需求,又降低了气温,避免了强日照带来的危害,使庄稼生长旺盛良好,一进入秋天,作物都成熟了,黄橙橙的田野上到处是金黄色的水稻和瓜果,不就是遍地黄金吗!

总之,农村俗语说得对,“大暑连阴天,遍地出黄金”,却实是这样。这句话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总结摸索出来的知识的结晶,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是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作者:付先

来源: 智慧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