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天蛾又称葡萄轮纹天蛾、车天蛾、豆虫。属昆虫纲鞘翅目天蛾科。主要为害葡萄。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江苏、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安徽、四川、贵州、广东等地。幼虫为害叶片。低龄幼虫将叶片食成缺刻或孔洞,稍大则将叶片吃光,残留部分叶柄。幼虫食量很大,1条虫能把1个副梢上的叶片吃光。虫粪黑色、近圆柱形,有纵沟,散落在地面。成虫体长45~90毫米,翅展85~100毫米。体粗壮,纺锤形,茶褐色。触角短粗篦齿状。体背中央从前胸到腹末端有1条灰白色纵线。腹面色淡呈赭色。前翅顶角较突出,黄褐色,各横线都为暗茶褐色,中线较宽,外线较细,呈波纹状。前缘顶角处有一暗色三角形斑。后翅黑褐色,外缘及后角附近各有1条茶褐色横线。前翅及后翅反面红褐色,前翅基半部黑灰色,外缘红褐色。卵球形,卵径1.5毫米,淡绿色,近孵化时褐绿色。老熟幼虫体长80毫米,绿色,背面色较淡,体面有横条纹和黄色颗粒状小点。头部有2对近于平行的黄白色纵线。胸足红褐色,其上方有1个黄斑。第八腹节背面有一锥形尾角、黄色、末端向上弯曲。腹部背线绿色、较细,背亚线白色,腹部背线两侧有1个呈“八”字形的黄色纹。蛹体长45~55毫米,长纺锤形,初期灰绿色,后期背面呈棕褐色,腹面暗绿色。【生活习性】 每年发生1~2代。在辽宁1年发生1代,以蛹在茧内土层越冬,越冬代成虫于6月上中旬开始出现,7月上中旬为发生盛期。8~9月为幼虫危害期,9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在山西省晋中地区1年发生2代,5月末至6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6月中下旬为盛期,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幼虫发生期,7月中下旬入土化蛹,蛹期10天左右。8月上旬第二代成虫开始羽化,8月下旬为盛期,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为第二代幼虫发生期,9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成虫白天潜伏,黄昏时开始飞舞于葡萄株间,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叶背、嫩梢及叶柄等处,每雌蛾产卵400~500粒。成虫寿命7~10天,卵期7天左右,幼虫在夜间取食为害,有迁移为害习性。【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结合防寒或秋施肥挖除越冬蛹。②人工捕捉幼虫和利用灯光诱杀成虫。(2)药剂防治  幼虫孵化期或低龄幼虫期喷洒化学药剂。常用药剂有杀螟松乳油、马拉松乳油、辛硫磷乳油、40%水胺硫磷乳油,均为1000~12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5%敌杀死乳油、功夫乳油、20%氰茂菊酯乳油、氯氰菊酯乳油、10%联苯菊酯乳油,均为8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3)生物防治  幼虫易患病毒病,喷200倍稀释病虫液效果较好。编辑: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