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据《健康报》报道,由《柳叶刀》杂志发布的2015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数据显示,损害国人健康的因素依次是高血压、高盐饮食、吸烟、高血糖、室外空气污染。由此可以看出,高血压已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首要因素。那么,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有哪些常见误区?我们又该如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急救呢?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7年5月10日,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杨桥镇土坎下村乡村医生林镭在为村民量血压。(周亮/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高血压是临床多发病之一,严重威胁着国民的身体健康。据《健康报》报道,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脏病和脑卒中(即中风)每年可导致全球约940万人死亡。如血压持续不降,不但会对全身的动脉造成损害,还会引发心肌梗死、脑中风、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疾病。

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据新华网报道,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1、血压升高后,只要身体没有出现其他症状,就可以不吃药。

大多数早期高血压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才有可能出现头痛、耳鸣、颈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但即使没有其他症状,持续不降的高血压也会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就应积极治疗。

2、血压一旦恢复正常即可停止用药。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难以根治,多数患者需要通过长期甚至终身服药的方式来控制病情。临床表明,高血压患者在停药后,血压极易反弹,而血压波动幅度过大会增加患者出现心梗、脑梗等并发症的几率。

3、降压药有副作用,一旦服用便会对其产生依赖。

降压药属于非成瘾性药物,患者服用后不会对其产生依赖,与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微乎其微。

4、根据某一次测量出的血压值来判断是否患有高血压。

判断是否患有高血压需要有正确的测量方法,不能以偶尔测得的血压值为准,正确的做法是:连续3次测量非同日的血压值,若均高于140mmHg/90mmHg,才可被认为是患有高血压。

5、血压越低越好。

如果血压在短时间内大幅降低,超过身体的自我调控范围,那么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量也会降低,容易引发脑血栓等病症,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

高血压患者血压骤升时应该怎么办?

据《生命时报》报道,如果患者血压骤升,一般需要做以下几件事:

1、立刻休息。患者应在光线柔和、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休息,休息时采用平卧位或半卧位的姿势,同时,周围的人尽量不要喧哗,以便让患者安心静养。

2、监测血压。每隔5分钟至1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测量2次至3次,以此来观察血压是否能够自然下降。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血压时,患者的上臂与心脏要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四肢肌肉放松。

3、服用降压药。如果血压不能自然下降,则应服用降压药。服用降压药可有效缓解高血压的症状,但应注意不要让血压下降得太快,以免发生其它危险。(李蕾)

本文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医学心理学博士聂聪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