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建构生活与社会的联系

——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案例“雾霾”

文_赫英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

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多,人们开始发现雾霾会对我们的健康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大量调查研究表明,雾霾是导致人类呼吸系统疾病迅速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个议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并能产生一系列驱动性问题,而且通过研究此议题,能映射出一些社会性问题。

NO.1

议题解读

通过对议题的调查,从科学、健康、环境、政策、经济5个不同视角形成了星形图,指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选择,展开对议题的探索。

科学:以科学探究方法研究雾霾的产生原因,以此为基础引发对社会其他方面的思考与研究。以调查、模拟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通过收集证据和数据分析,形成决策力。科学探究要以实证、数据为依据,所以这个议题要以合理的探究性活动为基础展开教学,落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核心素养点。

健康:通过科学探究后,了解雾霾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学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环境: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对我们的生活有严重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工业、汽车尾气、供暖等许多方面都是产生雾霾的因素。但是不可能不让经济发展,同时还要保护环境,所以就必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

政策:当今社会发展,政府会有合理措施整治雾霾,未来雾霾是短期存在还是长期存在,以社会政策作为基础进行研究,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经济:雾霾的治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我们对雾霾的防护也需要一定资金投入。同时,雾霾的 产生也促进了一些商业,如口罩、空气净化器等的快速发展。 雾霾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对社会的影响也是错综复杂的。星形图可以把与雾霾相关联的领域联系起来,这也是要培养学生要从联系的视角看待社会的问题,而不单单是某一方面的探索与思考。 以星形图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与雾霾相关的社会多方面的联系,让学生能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更深入学习关于雾霾的科学知识,了解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能基于事实研究与获得的证据,探究雾霾治理的解决措施,探索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形成决策力;能构建和使用关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概念建模,进行预测和分析;还能呈现作品,并愿意与同学相互展示交流。最终希望学生能通过社会性科学议题探究,提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学会健康生活。

NO.2

设计思路

首先考虑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却被破坏,特别是雾霾天气的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为此,创设社会情境:雾霾天气的增加,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要做些什么? 然后明确我们要研究雾霾到底是什么,要用测量雾霾的仪器进行测量,探究雾霾的级别、特征、成分等;要寻找雾霾形成的原因,以及其中的科学原理和影响因素,找出适合小学生探究的点,如焚烧秸秆、汽车尾气、工业生产、生态环境变化等。在了解雾霾成因后,让学生思考雾霾对我们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我们要如何解决?探究是否需要通过正确佩戴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雾霾是否会长期存在?我们要如何做?带着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调查,最终形成解决方案或用过程性作品呈现(图1)。

NO.3

教学设计

环节1.探究雾霾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要研究雾霾

播放有关雾霾的视频,让学生初步认识到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危害,引发思考。

什么是雾霾

教师出示几张城市雾霾图片,请学生描述图片中的现象。教师播放雾霾科教片,科学地介绍雾霾,让学生系统地了解雾霾(主要是PM2.5)是如何侵入我们的身体并造成伤害的过程,开始探究雾霾

● 我们身边有雾霾吗?通过观看天气预报、新闻,查阅书籍对比等方法认识到全国很多地区都有雾霾,我们的家乡就是雾霾较严重的地区。

● 如何知道雾霾的严重程度?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测量每一天的雾霾指数。设计观察记录单,每天同一时间段,选择不同地点(学校室内、室外,家庭室内)通过雾霾测量表测量雾霾指数1个月。学生会发现雾霾并不是天天都有,当雾霾严重时,室内的雾霾指数也很高。

雾霾如何产生

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雾霾是怎样产生的。经调查发现,雾霾的产生与工业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城市建设、焚烧秸秆等因素有关,并在课后实地踏查。

[设计意图]首先引发思考“为什么要研究雾霾”,让学生带着驱动问题开始探究雾霾的产生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运用测量的方法获取实证信息,再通过数据分析形成结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环节2.雾霾的危害

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陆运、航运、供电、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更重要的是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讨论雾霾对身体的危害

教师播放视频资料,介绍雾霾产生后医院呼吸道系统疾病的患者增多,引导学生讨论:雾霾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实验验证

教师使用自制教具模拟演示。用肺部支气管模型模拟人体的肺,用小米模拟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即PM2.5),用红豆、黄豆模拟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当颗粒物从上端落下时,观察支气管中的颗粒物分布位置。学生收集证据并记录,从实验结论分析雾霾短期、长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设计意图]

先通过资料解读认识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再以模拟实验深入探究雾霾是如何对身体产生伤害的,帮助学生在探究中收集证据,分析数据,养成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环节3.如何治理雾霾

为了我们的健康生活,有哪些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

查阅资料了解雾霾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从个人、社会、科学等方面考虑。争当雾霾治理员根据雾霾产生的因素,让学生思考治理雾霾的措施,并分组讨论绘制思维导图。组间交流讨论措施的可行性,并尝试为自己的措施的可行性找到依据。引导学生从治理雾霾的影响因素、健康生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多个方面讨论措施的可行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雾霾的成因思考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从个人和社会多个层面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降低雾霾危害的措施,如从生态环境、工业生产、经济发展、健康生活等视角全面、系统地思考雾霾治理问题,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客观、理性、辩证的思维方法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缜密思考,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并作出选择和决定。

环节4.呈现作品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小组作品的呈现方式,绘制、调整、修改、完善设计图,最后制作出作品。

设计方案

● 你想从雾霾的哪个方面内容进行呈现?

● 你想选择什么形式制作作品?

● 一个优秀的作品需要符合哪些要求?带着这些问题分组讨论,并绘制方案设计图。

阐述制作

根据设计图,选择合适的材料,经济、环保、创造性地体现作品,并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作品的制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对所学进行应用。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发现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组成员合力完成,可以锻炼学生合作交流与表达的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并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

NO.4

教学总结

我们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认识什么是雾霾,以及了解雾霾对我们身体的危害,更是要挖掘除了表象以外的内在的科学本质,建立社会责任感,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待雾霾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能更加自由地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更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创造了平等的参与机会,还有利于呈现作品的多样性,更大程度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学生获得了更多亲身参与探索研究的体验,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分析信息、合作交流分享等能力,以及对科学和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本教学活动是有结构的探究性学习,是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有系统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于社会热点话题的敏感度很强,我们不仅要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还要让学生积极思考社会问题并敢于作出决策,帮助学生建构生活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因此,将社会性科学议题融入科学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