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全球蔓延来势汹汹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2年8月17日发布的猴痘疫情报告,已有92个国家和地区向WHO报告逾3.5万例猴痘实验室确诊病例和12例猴痘死亡病例。美国是本轮猴痘疫情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国家。截至2022年8月16日,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美猴痘确诊病例已达12689例。本轮猴痘疫情报告病例数第二多的国家是西班牙,目前已超5000例。

近期,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也持续出现了猴痘疫情:日本7月25日出现首例猴痘病例;印度7月14日报告首例猴痘确诊病例,并于7月22日出现了猴痘死亡病例;新加坡6月21日宣布确诊一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韩国6月22日出现两例猴痘疑似病例。

WHO于今年7月23日宣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该事件状态在“情况严重、突然、不寻常或意外”“公共卫生影响超出了受影响国家的边界”“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时启用。

自2009年以来,共计有6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们分别是: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2014年脊髓灰质炎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2015年至2016年寨卡病毒疫情、2018年至2019年刚果埃博拉疫情、2020年1月31日宣布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其中,脊髓灰质炎和新冠肺炎以及猴痘是目前仍持续存在的3种“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国内:未雨绸缪早防范 截至目前,我国除台湾地区于今年6月24日和7月10日分别报道了1例猴痘输入病例之外,大陆地区尚未发现猴痘病毒感染病例。但此次猴痘暴发和以往零星爆发不同,一旦我们的边境打开,将面临输入性风险,且这种风险将随着全球病例数的增加而递增。因此,针对来势汹汹的猴痘疫情,提早启动针对性研究以及防控相关准备已迫在眉睫。2022年6月14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2022年6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对于猴痘的诊疗和防控进行了详细部署。具体来说,我们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来沉着应对:

1

密切跟踪并及时研判国家组织了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对目前世界各地的猴痘疫情以及各国对猴痘的防控和治疗方案进行实时跟踪,并根据各国猴痘的扩散和严重程度重新评估疫情风险。

2

加强检疫监测2022年5月30日,我国海关总署发布通报,要求全国海关口岸卫生检疫持续做好“多病共防”,防止疫情叠加:对入境人员严格落实健康申报等各项卫生检疫措施;加强进境携带、寄递物检疫和啮齿动物检疫,强化多部门联防联控;对入境人员,在排查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时,各地应主动进行猴痘病毒排查,特别是对入境前21天内有猴痘疫情报告国家旅居史的人员,应密切监测其出疹情况,发现可疑人员,应按相关规定及时报告辖区疾控机构并转送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进行登记、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21天。

3

加强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国内发布的《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和《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对猴痘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症状、诊治方案以及防控措施均进行了详细描述。各地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宣讲和学习,以提高医疗卫生人员对猴痘的识别能力和报告意识,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日常接诊发热伴出疹患者时,应注意询问病例流行病学史,同时进行病原学筛查,发现可疑病例应立即按有关程序上报。

4

研发诊治药物和疫苗我国已建立多种可用于猴痘早期诊断的基因检测技术,已有多家企业研发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部分产品已获得欧盟CE认证),还可结合新一代测序方法,对猴痘病毒的来源与传播链进行分子溯源。
目前,猴痘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继发性细菌感染治疗,几种用于治疗天花等疾病的药物可用于猴痘治疗。由于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存在交叉免疫,接种天花疫苗可预防猴痘,必要时候相关部门会组织疫苗接种。目前国外已有批准上市的非复制型猴痘疫苗,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天花的某些药物也已经上市。我国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也已经着手研制专门针对猴痘病毒的疫苗和治疗药物。

5

深化猴痘基础研究猴痘病毒跨物种传播,且在非猴痘流行区流行,这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应加强这方面的基础研究。目前,我国相关科研单位和机构已经开始对猴痘病毒的基因结构与功能、病毒的复制机理、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宿主免疫反应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开展了对猴痘疾病的发病机理和诊疗方法的研究。

对于公众来说,现阶段对猴痘疫情不必过于担心,普通人群减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触野生动物、不吃生肉,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对于网上发布的猴痘疫情信息应持谨慎态度,以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发布的数据为准,不信谣、不传谣。

作者:药葫芦娃医药生物科普小组

来源: 药葫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