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来,人们一直试图突破北极冰封,但没有任何人实现这个梦想。
从11世纪开始,俄罗斯人一直在探索这条航道。到17世纪时,商人们已经建立了从俄罗斯西北部港市阿尔汉格尔斯克到亚马尔半岛(俄罗斯西伯利亚西北部半岛)的连续海路——曼加泽亚海路,它被认为是东北航道的先驱。在亚马尔半岛以东,泰梅尔半岛(位于西伯利亚西北部喀拉海与拉普捷夫海之间)以北的航道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在泰梅尔半岛以东,从17世纪3()年代起,俄罗斯人就开始从勒拿河河口经过北极海岸前往科雷马河河口以外的地点。1728年和1778年,有人从南进入白令海峡,向西北航行了一段距离。而1648-1879年,无人向东航行于科雷马河与白令海峡之间。
自16世纪开始,欧洲探险家开始了对北冰洋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索活动,他们希望从北大西洋寻找一条穿越北冰洋,抵达东方的新航线。
北极水域是一个涉及复杂气温、海况和冰况的动态环境,船舶在航行时面临风、能见度、地磁、气温、磁暴、海冰密集、冰流等恶劣环境影响,处处都充满风险。
作者:余春,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进修于中山大学研究 生院现代文学专业。曾任《海军装备》杂志总编辑、编审、大校 军衔、专业技术四级;第三届中国期刊协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 会会员,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客座教授,海军飞行安全管理专家, 武器装备管理专家,资深编辑。长期坚持文学创作、撰写科技文章、举办专题讲座,从事武 器装备的发展研究,尤其在高科技装备的风险管理研究领域成果 显著。出版作品涉及文学和科技多个领域。二十余次获得军内外 文学创作奖和军队科技进步奖,三次被评为海军先进出版工作 者,三次荣立三等功。
来源: 中国航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