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叫“感同身受”,但世界上多的是无法感同身受的事情。比如人的嗅觉就各有各的脾气,有的人闻不到自己的脚臭或狐臭,但周围的人却被熏得受不了。
关于嗅觉的神奇之处,还有古人说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鼻子也会感到疲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嗅觉的神奇之处。

来源|unsplash
1
人们之所以能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确定一些事物,很多时候这种判断是依靠嗅觉来实现的。
在人类鼻腔后方的嗅上皮上,分布着用来感知气味的“嗅球”。空气中有味道的微粒分子进入鼻子刺激嗅上皮细胞,然后产生电信号,接着通过神经元把电信号一路传导,先是传到嗅球,再传到大脑。你闻到气味之时就是大脑接收到信号的时候。


2
除了嗅觉疲劳外,近年来关于嗅觉缺失的问题也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春风花草香”、“晚瓜有余馨”,嗅觉是人们感知万事万物的工具。但是也有一部分“嗅觉缺失症”患者,缺少了这样的能力。
这一人群要么缺乏正常的嗅觉,要么无法感知气味。一部分人的嗅觉缺失症可能是暂时的,也有一些人终其一生都被此困扰,比如创伤性嗅觉缺失症。导致嗅觉缺失症的病因有许多,包括鼻黏膜炎症、鼻腔被堵塞、大脑颞叶受损等后天因素,也有人天生就缺乏嗅觉。

来源|unsplash
这一病症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普通一点是给生活带来了不便,他们无法感受到沁人心脾的香气,在饮食上也缺乏对“香”的感知。
更有甚者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嗅觉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规避风险,闻到煤气味时,正常人会迅速做出反应;闻到食物变质的怪味,人们会将其丢弃。但是有嗅觉障碍的人,无法依靠嗅觉辨别、规避这样的风险。

此外,这一病症会诱发一系列心理问题。许多患者为了融入周围的环境,会隐瞒这一事实,甚至假装自己可以闻到味道。嗅觉障碍的人非常在意自己的体味,通常会伴有社交焦虑症。无法在人际交往中发挥嗅觉的作用,需要依靠别人帮忙辨识气味,缺乏自主权令他们颇为困扰,频生挫折感,且这些心理方面的困扰会持久存在。

当前已经有研究表明,嗅觉缺失症会增加患者的压力及抑郁水平。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嗅觉障碍的群体抑郁及焦虑的比例更高,在这些人中,高达92%的人面临进食困难,57%的人被孤立过,54%的人有人际交往障碍,45%的人感到焦虑,43%的人有抑郁。同时,女性患者在社会和家庭功能障碍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较男性更多。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群体,关注、关怀嗅觉障碍人群不可或缺。
嗅觉是人类极其重要的感官,许多事物都会散发出独属的味道,我们可以依靠气味来分辨。在人们感知气味的体验中,每一刻都是个人专属的嗅觉记忆。
来源: 北京科学中心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北京科学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