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6日,南疆铁路西延段(库尔勒-喀什)正式投入运营;

2011年6月28日,喀和铁路(喀什-和田)正式投入运营;

2021年12月9日,格库铁路(库尔勒-若羌-格尔木)全线贯通,正式投入运营;

2022年6月16日,和若铁路(和田-若羌)正式开通运营,和田至若羌11小时26分钟可达。

至此,和若铁路与南疆铁路、格库铁路相连,共同构成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铁路“闭环”,这意味着世界上首条环沙漠铁路路线正式建成。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之中,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400余公里,面积达337600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沙漠,世界第十大沙漠和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气候炎热,环境恶劣,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南疆的地理特征是“两山夹一盆”,即北面的天山山脉,南面的昆仑山脉以及中间的塔里木盆地。两大山脉像长长的手臂,阻挡了海洋的水汽,加之南疆地处大陆中心,为大陆性气候,最终形成了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通常认为的“南疆地区”包括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阿拉尔、铁门关、图木舒克、昆玉等兵团城市。

南疆地区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沙漠戈壁面积广阔,但是因为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等大型山脉的存在,南疆拥有丰富的冰川与地下水资源。

从巨大山脉中孕育的一系列大小河川在塔里木盆地汇聚,孔雀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喀什玉龙河、克里雅河、车尔臣河等等,最终两大山脉共同孕育形成了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五大内流河水系——塔里木河水系。

有了水,便形成了绿洲,在沙漠的边缘,山脉的脚下,南疆拥有一大片绿洲带,主要有孔雀河流域绿洲、渭干河流域绿洲、阿克苏-阿拉尔绿洲、喀什绿洲、叶尔羌河流域绿洲、和田绿洲等。

虽然绿洲面积占比不大,但是却滋养灌溉了万亩良田, 养育了南疆千万各族儿女,让南疆成为一个物产丰饶的地方。库尔勒的香梨、阿克苏的苹果、阿图什的无花果、和田的大枣、莎车的巴旦木、叶城的核桃、英吉沙的杏等等,南疆的瓜果闻名全国。

此外,南疆还是全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新疆棉花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30281平方千米,其中新疆播种面积达25061平方千米,占比为82.76%;2021年全国棉花总产量573.1万吨,新疆总产量为512.9万吨,占比达89.5%,而这其中大部分的棉花都是产自南疆地区。

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有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根据201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南疆五地州人口约1195万,占全疆人口比重达46.23%,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人们常说北疆看风景,南疆看人文,南疆地区拥有独特而浓郁的民族风情与人文景观,千百年来,东西方的交流往来,南疆始终是重要的通道,古丝绸之路串联起了各个绿洲,在南疆留下了千百计的人文古迹,为南疆带来了多元的灿烂文化。

虽然南疆以人文闻名,但南疆的自然景色却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地方。顽强的胡杨被誉为“沙漠守护神”,塔里木河流域生长了世界上最大面积的胡杨林。

喀喇昆仑、昆仑山、天山,众多山脉带来的巨大落差,造成了南疆丰富的地貌类型,沙漠、草原、森林、湖泊、雪山等等,美不胜收。

曾经,南疆是国家最贫穷的地区之一,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而随着国家数十年来到脱贫攻坚、援助扶持,南疆早已经旧貌换新颜,高速公路、机场、铁路、高铁陆续修建。未来,南疆将以更美好的姿态展现在世界眼前!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叶城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