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茶,是青海人冬天用茯茶来熬制的茶,深红色,有油脂状感觉,暖融融,还有点咸和花椒味。因为熬茶里加入了诸多物品,这种茶就再不像单独的茶水一样清爽了,熬茶的本身就带着一股油味。但是,熬茶又可以解油腻、油脂,是很好的止腻之物,所以它又是促进食物消化的好饮料。
外地朋友到青海来,当地人请你旅游、吃饭时候,一定会安排青海地方特色餐饮让朋友们感受一下,这其中就会喝到青海特有的一种茶饮——熬茶。
熬茶,汉语词语,是一个多义词,有三重意思:一是指旧时喇嘛教信徒向寺庙布施酥油茶及金钱等物;二是指一种加佐料煮成的茶;三是指将沏成的茶喝过几遍,然后倾入砂壶中,上火熬煮,以致茶的苦味黄色尽出。青海当地人喝的茶饮明显是指第二个意思。
青海熬茶(nao cha)是一种煮开的红茶,喝熬茶是青海人的一种饮茶习惯。青海人熬茶只选用茯茶,煮茯茶的时候必须要加入青盐、花椒,否则就应了青海人的那句顺口溜“茶没盐,水一般”。讲究一点的还要加入生姜、荆芥,那味道会更加地道。青海熬茶不仅仅用于解渴,它往往是吃饭时的一种佐餐饮品,除了品尝茶味还有解油腻、助消化的功效。
早年的青海,由于气候等多种原因,蔬菜生长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冬天,想吃一口新鲜蔬菜很不容易。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除了吃家里自制的泡菜,就是吃牛羊肉。然而肉吃多了就显得油腻,也容易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需要吃点解油腻的东西,因而茶就成了人们的首选。青海人靠喝熬茶来解腻化食,已是多年的传统。
从医学角度来说,茯茶除了有去油解腻、降压减脂、生津止渴等作用外,还有降糖和抗衰老等功效。在青海,当地人端起熬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这茶就是久负盛名的青海熬茶。
青海熬茶主要以川湘茶区出产的茯砖茶为主,茯砖茶又以湖南益阳为上,陕西泾阳次之。茯砖茶是一种全发酵茶,以黑毛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的方块砖形茶。由于茯砖茶的加工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发花”工序会使茶叶的表面,生长出一些金黄色的小颗粒,用肉眼看上去,仿佛是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所以被人们称之为“金花”。金花生长的越多,代表茯砖茶的品质越好。
青海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借鉴、吸收并发展形成了适于本土养生的饮茶之道,其保健功效十分明显而且有当地特色。在青海熬茶不单是一道茶,也是一付很好的保健良药,已经成为青海人生活中离不开的“舌尖美味”。
如果你去青海人的家里做客,热情好客的主人,会立刻为上门的客人端上一杯浓浓酽酽热热乎乎的熬茶,让你的心头马上就会温暖起来。高原虽不产茶,但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来青海的朋友们一定不要忘记,去品一品青海独有的熬茶、奶茶吧,或许你也会爱上这缕独特的茶香。
* 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青海科普 、《青海湖》《现代养生》等
来源: 青海科普 、《青海湖》《现代养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