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受访者:段棋华,高校科幻平台编委,第二届星火学院学员。科幻爱好者、科幻创作新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环境工程系,现为环境攻城狮,还没成为替身使者。曾获2021年上海市规资局地球日青少年作品征集活动优秀奖,作品《红雨》《先发制人》等。

采访实录

高校科幻: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科幻小说创作的呢?您是如何定义“科幻”的?

段棋华:有意识地创作科幻小说其实就是写第一篇作品《红雨》开始,大概就是2020年10月的国庆节。对我来说,科幻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复杂现实间的矛盾,包含了享受着现代技术发展的我们这一代人对未来合理利用科技力量的担忧。

高校科幻:加入高校科幻平台后,对您的创作有哪些影响?以后会考虑从事和科幻创作相关的工作吗?

段棋华:目前我在高校科幻平台主要参与到核心创作团的相关工作。作为平台的一员、创作团的负责人之一,我在科幻创作方面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创作团的培养下不断拓宽眼界学习的同时也希望自己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和各位优秀的青年科幻创作者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当然,对我来说科幻创作是兴趣爱好,所学专业也非文学相关,所以在职业选择上我继续会留在环保行业,用文学以外的眼光去认识世界、畅想未来。

高校科幻:“苏丹红”这个笔名看上去很特别,起这样的笔名有什么含义吗?

段棋华:曾经苏丹红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也就是那时我把苏丹红起进了游戏的ID。后来就一直保留着这三个字,包含着自己对那些事情的思考与警醒。

高校科幻:我了解到,在您报名星火学院时有如何平衡好灵感和故事,掌握作品节奏的目标,在经过一系列的讲座与主题创作后,您觉得自己有哪些提升?

段棋华:在讲座中学习时我更多地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科幻创作,而在主题创作的写作与评论工作中我更多地看到了同龄人的科幻写作技巧与大家思考的问题(虽然有不少是脑洞创作)。经过这一系列的尝试与锻炼,我暂时和自己达成了以下共识:设定与故事本就应该是浑然一体的。至于文章的节奏、叙事手法等创作技巧,我想我还有不少路要走(笑。

高校科幻:第二届星火学院科幻创作系列讲座中,有没有哪一期令您印象深刻。

段棋华:每一期讲座都非常精彩,各位导师分享的内容都很值得学习与思考。比如说第三期田编的讲座让我对故事人物的构建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一方面田编在讲座中分享了一些创作中技巧性的叙事手法,另一方面又不断将大家的思考引向故事人物的塑造。故事是人的故事,那么科幻小说的落脚点也将落到人身上。即使故事的主人公是非人,最终带来的思考也会落到作为人的读者身上。这次讲座就在创作中不断提醒我,在探索故事边界同时也要不断将思考深入到人自身上来。

高校科幻:您的《红雨》是一篇与环境有关的科幻小说,同时您的本科专业是环境工程。在目前的创作经历中,您觉得您的专业除了给创作提供专业方面的知识帮助外,专业课程的学习还给您提供了哪些创作帮助呢?

段棋华:我认为专业课程学习中收获的最重要的是理解领会到了所学专业的核心思想。虽然我常常自嘲道环境工程是给别的行业擦屁股的专业,但这其实是人类社会内部的分工。环境专业、环保行业、环境学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物种,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万物都与人类休戚相关。此外,现实与理想间的矛盾更加丰富了我在创作时的基本思路。

作品《红雨》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6UVbqKK2ZUXxpPrnpzT6g

高校科幻:小说《红雨》中写道“不要用错误弥补错误”,全文围绕环境问题展开,讨论了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科幻小说本身有着对现实的思考的特质,您认为映射现实和畅想未来是否冲突?如何将两者很好的进行结合?

段棋华:过去出现过的矛盾,现在依然存在,我想会有不少要留到未来解决。除非人不再存在,否则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都将是永恒的话题,因此未来的故事中一定会有现实的矛盾。在创作红雨时,我试图将新冠肺炎疫情的危害和影响与全球历史上的一些环境公害事件相结合,展现近未来人们齐心协力对抗环境灾害的美好图景。至于各种作品现实与未来如何如何很好地结合,那就要看文中的设定与作者的笔力了。

高校科幻:创作超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哪一个对于您来说更有难度?对于想要或刚刚开始进行科幻小说创作的人有什么经验或建议可以分享?

段棋华:长篇更难,因为没写过(bushi

八千字以下的小说可以依靠出色的故事,两千字以下可以依靠精巧的设定,300字以下可以依靠脑洞大开的想象,但长篇故事就需要设定精确巧妙、故事引人入胜、想象天马行空而又脚踏实地,这些都需要作者有扎实的基本功。

科幻创作方面我也是个新人,因此我就分享两点经验:一是大家有什么想法的话先写完,只有写完了的作品才有收获评价的意义;二是多看,任何时期都要多看优秀的作品,保持学习。

高校科幻:现在保持在一个什么样的写作节奏上?如果出现拖延症或者瓶颈期会怎么办?

段棋华:我创作比较随心所欲,拖的话就鸽了()

瓶颈主要出现在写大纲的时候没想好卡文地方故事的发展。一般来说我会换换思路,找个之前没填的坑接着写,可能过一阵(几秒到几个月不等)就有想法了。我不少灵感都来源于洗澡时候,大家或许可以多洗澡。(?)

高校科幻:您最喜欢的科幻小说是什么?有没有哪部科幻作品对您的创作产生过很大影响?

段棋华:看过的作品都很喜欢,各有各的优势。何夕老师的《天年》应该是我近几年来最早接触到的科幻长篇,大气的故事和大气的精神让我越看越感到震撼。《天年》中讲述了全人类集结全球资源“移动太阳”的故事,除了足以以假乱真的科幻设定,我还深切感受到了渺小的人类用团结一致的力量影响宇宙、拯救自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立足现在回望过去的阅读体验,自然是希望自己未来也能靠作品传达对和平友好未来的向往。

高校科幻:对星火学院的科幻创作讲座与主题创作活动您有哪些建议?

段棋华:星火学院主题创作的评审团机制或许需要导师给予一些相应的指导,为大家的创作提供一些思路与方向性的意见。

高校科幻: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

段棋华:感谢女朋友和身边的朋友们给予我创作时的帮助与建议,也非常感谢高校科幻平台提供的一个给同龄科幻爱好者交流的平台,还要特别感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部、八光分文化、腾讯科普、科幻空间的持续支持。祝愿高校科幻和中国科幻事业越来越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