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拉油”一词源于西方,是做色拉(凉拌菜)的专门用油。西方人日常膳食习惯是以生蔬菜为主料,辅以各种调味品制作凉拌菜,为了增加营养,需要添加一些食用油。为了保持蔬菜原有的色泽和味道,添加的食用油必须无色无味,由此诞生了色拉油。同时,由于凉菜做好之后常常需要冷藏,色拉油还需要在低温时不出现凝浊现象。所以,色拉油通常是用各种植物原油经脱胶、脱色、脱臭、脱蜡等加工工序精制而成的食用植物油。色拉油通常呈淡黄色,透明且无味。市场上出售的色拉油主要有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米糠色拉油、葵花籽色拉油和花生色拉油等。
在我国,色拉油是符合 2018 年修订的 8 个食用油商品质量标准的一级油,是加工等级最高的食用油,它的特点是既可以炒菜,又可以凉拌菜。由于色拉油经过了精炼和提纯,在去除杂质的过程中同时也会去除一些植物原料中只溶解于油脂的微量营养元素(脂质伴随物)。而且由于加工工序多,油料中原有的天然抗氧化剂被破坏,保质期相对较短。
来源: 《健康生活油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