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鸟人说中国有四大名鸟:北有百灵、点颏,南有画眉、绣眼。人们赞画眉鸟是“林中歌手”、“鹛类之王”。画眉鸟不仅善鸣,而且善斗,在繁殖期,“一山头,一画眉,越界必斗。”雄画眉是不折不扣的血性勇士,争强好胜,对手非死即伤,它才会善罢甘休。人们说善鸣好斗的画眉“身似葫芦尾似琴,颈如削竹嘴如钉,再添一对牛筋腿,一笼打尽九笼赢。”身长、头大、嘴短厚、腿爪粗壮的画眉,是角斗场上的悍将。北宋诗人欧阳修在《画眉鸟》诗中说:“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热爱自由的画眉鸟,拒绝在笼中繁殖,所以笼养的画眉都来自野外。
图1 画眉(来源:鸟网)
画眉属于鹛类,全世界有46种鹛类,其中有33种产在中国,中国因为有众多的鹛类,而被称为“鹛类王国”,而画眉则是其中的“歌王”。
相传画眉的名字是由古代的西湖美人西施所赐,命名的来由就是它那俏丽的眉毛,让衣着朴素的画眉立即熠熠生辉。无论城市和乡村,只要看到鸟笼,十有六七就养着画眉,由此可见人们对画眉的喜爱。画眉是著名的鸣禽,歌声高亢、张扬,它的鸣声就是比斗的一种手段,越是逗引它,叫声就越发嘹亮。听着画眉的叫声,人会从颓废的状态中忽然警醒,画眉争强好胜、宁折不弯的品性,让人对它肃然起敬。画眉鸟成了笼中物,但养鸟人对它的宠爱、照顾的殷勤程度,是任何一个动物保护者都无可挑剔的。因为这份情意和人类的尊重,画眉鸟有时甚至会放弃回归自由的机会。
一个养鸟人对我说,曾有人费尽周折,模拟野外环境建立画眉鸟的繁育场,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画眉鸟却始终不能在人工环境中繁殖,他们推测,也许野生画眉的食物更为广泛,而人类不能给它们提供恰当的食物,才导致笼养画眉丧失了繁殖能力?但一切没有定论,养鸟人也放弃了人工繁育的尝试,人们把目光投向野外,山林中,野生画眉的种群一直非常旺盛,可以长久支撑起养鸟人的大量需求。
野生画眉鸟一般在每年的4-8月间繁殖2次,从产卵孵化到小鸟出壳,需要19天左右,雏鸟由雌雄亲鸟共同哺育,3-4周后雏鸟便可离巢,但需要亲鸟继续喂食6-7周才能独立飞行觅食。根据野生画眉的繁殖特性,一个庞大的利益链条在山野和城市中展开。捕鸟人踏遍山林拉网设置陷阱捕捉野生画眉,然后稍作驯化,就将画眉带往城市中的鸟市高价兜售。售出的画眉,进入千家万户,一些画眉用优雅的鸣声为中老年人排遣寂寞;还有一些画眉,则从各个渠道进入地下的斗鸟黑市,成为人们赌博获利的工具,用鸣声比高低,用骁勇赌性命,一只只天价画眉鸟就在这个灰色链条中诞生。这是画眉的悲哀,也是人的悲哀!
(文章来源:科学出版社 作者:陈旭)
来源: 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