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是封闭骨盆出口、承托盆腔器官的多层肌肉和筋膜,有尿道、阴道和直肠贯穿其中。
骨盆的骨性标志主要有耻骨、坐骨棘和骶骨。是支持躯干和保护盆腔脏器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胎儿娩出时必经的骨性产道。
女性盆底是无骨骼支撑的,完全依靠肌肉群封闭骨盆底。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紧紧封闭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盆底肌掌管着排尿、排便等重要生理功能。
也就是说,不做骨盆修复你将会面临大屁股、大肚婆、水桶腰、大象腿…也就是“肥胖”。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表现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s),是一种女性常见病和高发病,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慢性病之一。主要包括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排便障碍、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等。
盆底康复的治疗
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1、 非手术疗法主要是指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疗法及电刺激疗法。这些手段都能长期有效的纠正盆底肌肉及神经。 2、 产后42天进行盆底肌锻炼,能够降低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提高产妇性生活质量。 3、 盆底防治同时能够缓解压力性尿失禁50%以上,降低体重10%左右。 盆底肌锻炼(PFMT) 又称为Kegel运动,是指患者有意识地对以耻骨尾骨肌肉群为主的盆底肌肉群进行自主性收缩训练,以增强尿道的阻力,从而加强控尿能力。 PFMT的主要内容是反复进行缩紧肛门的训练,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为一组锻炼,每日进行2~3组。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