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名顺义青少年走进了北京天文馆,开启2021年“科学创青春 筑梦新时代”顺义科学小记者实践采访的第二站活动。

△参加2021年“科学创青春 筑梦新时代”顺义科学小记者实践采访的小记者们在北京天文馆内合影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这是一首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歌曲,歌曲中那些令人向往的、夜空中的小精灵们,它们的名字是什么?人们又是怎样发现它们的呢?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问,不妨跟随顺义的科学小记者们一起去探寻答案吧。

10月16日,50余名顺义科学小记者走进了北京天文馆,也开启了由顺义区科协主办、北京科技报社承办、顺义少年宫协办的2021年“科学创青春 筑梦新时代”顺义科学小记者实践采访的第二站活动。

“问天”之旅

“有没有狮子座的小记者?”北京天文馆的讲解老师带着小记者们站在“星空地贴”上问道。

几个正在“星座地贴”上找星座的小记者争相举起手来。

“大家看这里就是狮子座,几颗星连在一起像问号的部分就是它的头”,讲解老师娓娓讲述着,问号末端有一颗叫做“轩辕十四”的亮星,在春天的夜空找到这颗亮星,就一定能找到狮子座。

△北京天文馆讲解老师为小记者讲解“星座地贴”上的88个全天星座

在讲解中,小记者们知道了星空中的主角随着四季不断地变换着。春季的主要星座有大熊座和狮子座;夏天天琴座中最亮的星与天鹰座的河鼓二,共同续写着“织女与牛郎”的美丽传说;秋天天马座中的四边形,会提醒人们尽快地修补房屋,为过冬做好准备;冬季的三颗连起来的星星组成了猎户座的腰带,再次提醒着人们,“三星高照,寒冬来到”。

一年四季,斗转星移。千百年间,星空持续上演着华丽的舞台剧,拥有各自独特的形状和位置的星星,在特定的季节出现在特定的地方。星空就像是一幅巨大的画卷,一座巨大的时钟,一本巨大的书籍,球幕影院中播放的影片《奇妙的星空》,正在为这部舞台剧给出新的注解。

听过了星座的故事,再次用眼睛看见这些星星,想到连线而成的星座的形象与变迁,小记者们对星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等待观看《奇妙的星空》的小记者们

星星有明有暗,按照不同的亮度被“星等”标记出来,每差五个星等,亮度就会相差100倍。每个星座中最亮的那颗星,就是它的α星或β星。夜空中最亮的是天狼星,有时候把它算作是0等星,但更精确地说,它的星等是-1.4等。天狼星比天兔座γ星(一颗3.6等星)亮100倍。只要天气允许,那些亮度超群的星,就会被人们轻易用肉眼所见。

当然,那些肉眼可见的“星星”,有时并不是一颗星,它还可能是一个星团,也可能是一个星系。只是距离实在太过遥远,人们仅凭肉眼很难去分辨它们。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不断地运用智慧解开了这些困扰、突破着肉眼可见的边界。

比“千里眼”看得更远

看得远的人,被戏称长着一双“千里眼”,而那些看得到更遥远夜空,看得到宇宙的科学家们,依靠的却不是自己的“千里眼”,而是精巧的机器设备。

在“巨眼观天”展区,小记者们领略了其中的奥义,那是光学望远镜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

△小记者聆听北京天文馆讲解老师对“巨眼观天”展项的讲解

相传在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商汉斯·里帕席发明了望远镜,但他仅仅是为航海家和士兵提供工具,并没有用望远镜望向天空。次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及哲学家,科学革命中的重要人物伽利略受到荷兰眼镜商故事的启发,制作出了折射式望远镜,并且用它首次观察到了月亮表面的地形、木星卫星的运动、金星的相位、土星光环、太阳黑子等,为“日心说”奠定了基础,人类的宇宙观也由此颠覆。将近60年以后,牛顿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用凹面镜汇聚光线,降低了望远镜的制作成本。

经过400多年的不断发展,望远镜从最初的简陋形式,演变成了今天口径超过10米的金属机器。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使如今的每一台望远镜都成为了最前沿科技的集合体,不断扩展着人类视力的边界,让人类有机会窥见宇宙深处的奥秘。

△讲解老师手持赤道仪,正在为小记者讲述如何组装一台望远镜

了解历史,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实现望向更远处的梦想,也一定离不开最基础的动手实践。小记者们在北京天文馆的课程教室,第一次动手组装完成了一台天文望远镜,由此开启了自己“宇宙观察员”的“观天”实践。

讲解老师首先介绍了望远镜的配件名称,并演示了安装一台望远镜的过程,并提示大家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平衡的调试。接下来,就是小记者们的实际操作了。大家分组配合,逐一安装好三脚架、附件盘、赤道仪、重锤、镜筒、微调杆、寻星镜、目镜和天顶镜,然后将重锤和镜筒的平衡,与镜筒自身的平衡调整好。

△安装好望远镜的小记者们正在向北京天文馆的老师学习如何调试平衡

“有一个图字”,小记者们排着队在目镜里寻找着,在几米远的墙上的一张星空图上,他们对准了其中的一个小字。

“望远镜所放大的倍数,可以通过物镜焦距除以目镜的焦距而得出,”讲解老师介绍说,“我们今天组装的这台望远镜,可以放大72倍,在夜晚已经能够看到月球的环形山了。

为写作打基础

“七分采,三分写,说明了在新闻工作过程中,采访的重要性”,在简单的修正后,北京科技报社的资深记者为小记者们带来了新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课程,让小记者们详细了解采访工作的内涵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新闻采访要抓住细节,深入挖掘,只有养成了对新闻的敏感,才能像长出了“新闻鼻”“新闻眼”一样,判断新闻事实的吸引力、影响力,发掘隐藏的新闻事实,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做出预见,并在面对同一事件时,找出最有价值的新闻。培训老师告诉小记者们,“对生活的洞察力是慢慢培养出来的,所以新闻的敏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家多积累,多思考”。

△北京科技报社资深记者为小记者们作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培训

面对一次采访任务,小记者们该如何去做呢?培训老师讲述了美联社记者采访斯大林的故事。因为事先准备不足,这位记者错失了提出好问题,写出好文章的机会,但他也反省了自己的不足,提出了新闻采访要做足准备的观点。

10:1。完成一次好的采访,就要做十足的准备。哪怕只采访一分钟,也要准备好十分钟的交谈内容。

在培训老师的讲解下,小记者们渐渐理解了新闻采访是怎样的过程,也知道了采访中要注意的事项,比如仪表风度要得体,言谈举止要讲究,形态语言可巧用,现场记录要做好等。

最后,培训老师还为小记者们留下了小任务,希望小记者在每次活动之前,能够做十足的准备,主动去思考,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2021年“科学创青春 筑梦新时代”顺义科学小记者实践采访活动,还将为小记者们提供更多实践采访的机会,培养小记者的采访能力,为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小记者打下基础。

文/记者 李晶 摄影/张星海

新媒体编辑/刘大珩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来源: 科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