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青霉素和头孢前要做皮试"这是一条家喻户晓的常识。但这个常识真的完全正确吗?今年上半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里程碑式的文件—《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 2021年版)》,针对广泛使用的青霉素及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试问题作出了明确说明。新版的原则中有哪些重要变化?头孢菌素应用前需要做皮试吗?皮试前有哪些注意事项?今天药师就带您了解一下关于皮试的那些事儿。

专题图片

一、 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皮试?

  1. 在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西林)之前,无论口服、静滴或肌注等不同给药途径,均需常规做青霉素皮试。
  2. 在使用头孢菌素前,不推荐常规进行皮试,仅以下情况需要皮试:

① 既往在使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后数分钟到1小时内发生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痉挛、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的患者。

② 药品说明书中规定需进行皮试的。

二、 皮试预测的准确度高吗?

青霉素本身及其代谢、降解产物、侧链结构均可引发过敏反应,完整的青霉素皮试检测试剂应包含上述物质。即使使用完整的皮试剂,通过完整、规范的皮试诊断方法,青霉素皮试的阳性预测值仅为50%,阴性预测值为70%~97%。我国上市的青霉素皮试剂仅包含青霉素本身,预测性更低。而头孢菌素分解产物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并没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皮试的预测价值。因此,皮试仅是风险防范的措施之一,相比之下降低过敏反应风险更多的是弄清楚患儿是否有明确的过敏史、以及用药期间的密切观察和在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及时救治。

三、 为什么要取消头孢菌素常规皮试?

头孢菌素分解产物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做皮试只是一个沿袭已久的习惯,实际上,头孢菌素皮试阳性与过敏反应的相关性并不高。换句话说,皮试阳性的人使用头孢菌素并不一定会出现过敏症状,而皮试阴性的人使用头孢菌素也不保证不会出现过敏的症状。因此,对于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常规皮试是没有意义的。

四、 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使用头孢菌素需要进行皮试吗?

对于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发生头孢菌素过敏的几率并不高于普通人群,应用头孢菌素前也无需常规进行皮试。但这类孩子用药后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可能会更重,用药后家长应加强观察,如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于控制不佳或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儿,一旦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症状会更重。因此皮试最好在哮喘控制期进行。

五、 孩子之前皮试阳性,使用头孢菌素前是不是要进行皮试?

药师在这里要提醒家长明确一个概念,皮试阳性并不代表“过敏”,只有在既往使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才可以称之为“过敏”。因此,既往皮试阳性的患儿,在使用头孢菌素前也不需要进行常规皮试。家长在和医生交代过敏史时,一定要详细说明情况。

六、 哪些药物会影响皮试的结果?

抗过敏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抑制皮肤反应,导致可能过敏的孩子皮试结果也是阴性。所以,如果您的孩子正在使用表格中的这些药物,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停用,以减少对皮试的干扰。如果近一周内有相关药物的用药史,也请及时告知医生。

同时要注意,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多普利)可影响对严重过敏反应的救治。有严重过敏反应高危因素的患者,皮试前应至少停此类药物24小时。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指导原则》为规范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提供明确的依据。取消头孢菌素常规皮试,不仅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更会大大减轻患儿的痛苦、缩短就诊时间,进一步减少家长的负担。希望您能通过这篇文章对皮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皮试结果相比,孩子的病史和过敏史对于用药风险的防控更具指导意义。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孩子多加关注,就诊时提供详实的病史和个人史,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请您与我们共同努力,共筑儿童健康长城。

来源: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