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蚯蚓、螼、螾、丘螾、蜿蟺、引无、附蚓、寒蚓、曲蟺、曲蟮、土龙、地龙子、土蟺、虫蟮。2
性状广地龙性状呈长条薄片状,扭曲不直,长10-20cm,宽1-2cm,头尾两端仍保持原形,前端稍尖,尾端钝圆。全体表具密集环节,靠前端第14-16环节有色较浅的环节,习称“白颈”;体背棕红色或灰红色,腹部浅黄棕色。体轻,壁较厚,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3
土地龙性状呈弯曲圆柱形,长5-lOcm,直径0.3-0.7cm。体表灰褐色或灰棕色,皱缩不平,“白颈”不明显。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间有泥土,肉薄。
药品动物原料地龙,本品为次常用中药,原名"白颈蚯蚓","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地龙之名始见于"图经本草"。市售品分广地龙及土地龙两种。广地龙的原动物为参环毛蚓,一般认为品质较好;土地龙品种很多,各地不一,但以缟蚯蚓为最多见。
参环毛蚓别名:亚细亚环毛蚓、曲蟺、土蟺、蚯蚓、地龙。
Pheretima asiatica Michaelsen-环节动物门Aneuelida,寡毛纲Oligochaeta,钜蚓科Megascolecidae
地栖环节动物。体较大,长约11~38厘米,宽约5~12毫米,背孔自11~12节开始,背部灰紫色,后部稍淡,刚毛圈稍白,环带点第14~16三节,其上无背孔和刚毛,在环带以前各节刚毛圈粗而硬,雌性生殖孔位于第14节腹面正中,仅有一个。雄性生殖孔在第18节腹面两侧,外缘有浅皮褶,受精囊孔2对,位于7~8,8~9节间一椭圆形突起上,第6~9各节之间无隔膜,附近常有乳头突,受精囊球形,管较短,盲管亦短,弯曲数转,为纳精囊。
生活于潮湿疏松之泥土中,行动迟缓。
分布于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等地。
缟蚯蚓Allolobophora caliginosa trapezoides--钜蚓科Megascolecidae
地栖环节动物。体较大,刚毛4对。生殖环带在第36~34节之间,作马鞍状。雄性生殖孔1对,在第15腹侧,附近成腺肿状。雌性生殖孔1对,在第14节。受精囊2对,在第9~10和10~11的节间。
分布于全国各地。以上二种原动物的检索表:
1.体形大,或小,每节有刚毛环生。环带限于第14~16节,仅三节,呈戒指状。雄性孔在第18节腹侧,。..左右各一,雌性孔位于第14节腹面正中,只有一个。受精囊孔3对,在第6~7,7~8和8~9的节间...………………………………………………………………………………参环毛蚓Pheretima asiatica
1.体较大,每节有刚毛4对。环带在第13~20节,共占7节。雌性孔1对,在第15腹节腹侧。雌性孔。..1对,在第14节。受精囊孔2对,在第9~10和10~11的节间……………………………………………...…………………………………………………………
稿蚯蚓Allolobophora caliginosa traperoides
功能主治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咳喘,水肿尿少。
用法用量4.5~10g
注意事项本品咸寒,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者慎用。
药品产地1.广地龙Lumbricus kwangtungensis 别名:蚯蚓干(广东)、蚓蝼(广西)。
2.土地龙Lumbricus nativus 别名:土龙(青海)、曲蟮(青海、河南、山东、山西)。
主产于河北石家庄、保定、邢台、易县、涞源、涿鹿、蔚县,山西忻定、长治、阳泉等地产量较大,主销华东、华北和东北各地。此外甘肃、北京郊区亦产,一般均自销。
广地龙:主产于广东南海、茂名、阳江、灵山、龙门、高要、韶关、佛山、平远、钦县,广西容县、梧州、北流等近河边地方,以广东产品最优,销售全国和出口。
土地龙:主产于河南郑州,中牟,山东东平、微山、梁山,安徽蚌埠、安庆,福建宁化。此外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陕西、湖北等地均产。一般均自产自销。
来源: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