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特征
乔木或大乔木。高可达10余米,小枝光滑无毛,常无刺;叶互生,具柄,椭圆状卵形或宽卵形,,长4-12厘米,宽3-9厘米,基生三出脉,托叶变成刺;花两性,小,腋生或顶生聚伞花序;果为核果,有宽而圆形的水平翅,直径2-3.5厘米。3
顶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偏斜,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圆锯齿或钝细锯齿,两面无毛,基生三出脉;叶柄长0.6-2厘米,近无毛或仅上面被疏短柔毛;无托叶刺,但幼树叶柄基部有2个斜向直立的针刺。
聚伞花序或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或兼有腋生,无毛;萼片三角形或宽卵形,长2毫米,宽1.8毫米;花瓣匙形,长1.8毫米,宽1.2毫米;雄蕊长于花瓣;花盘五边形,5浅裂;子房3室,每室具1胚珠,花柱3深裂。1
产地生境产中国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山地林中,庭园中常有栽培。1
生长习性铜钱树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及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微酸性土壤,耐寒性不强;颇能适应城市环境,对有害气体有较强抗性。生长缓慢;萌蘖力强,耐修剪。4
|| ||
繁殖方式播种可于9-10月间采下成熟的铜钱树种子,种子要后熟3个月才能发芽,用沙层积贮藏,于翌年3-4月播种,出苗率较高。
扦插扦插繁殖,在梅雨季节进行,从长势强健的植株上剪取插穗,每枝长12-20厘米,留上部叶3-4片,每片叶剪去1/2,然后扦插于盆中。铜钱树具彩色斑纹的变种,实生苗会出现返祖现象而叶色变成绿色。出苗前要保湿遮荫。铜钱树的硬枝、嫩枝均可扦插,扦插繁殖一般于雨季节进行嫩枝扦插,成活率高。插条剪自结果丰富、生长健壮的植株上,长12-15厘米,插深8-10厘米,插后遮荫保湿。
为促进铜钱树生根,提高插穗的繁殖效果,在扦插前对插穗要进行一定的处理。有条件的话,扦插时采用ABT2号生根粉,可大大提高生根率。
方法是1克生根粉用500毫升95%酒精溶解后,再加500毫升蒸馏水配成1000毫升的1000毫克/每升原液,然后再加水稀释到所需50毫克/每升的浓度使用。扦插前将枝条基部浸蘸2-4小时,将处理好的插穗立即插在苗床上,株行距10厘米×10厘米,深度为8-10厘米,插后压实,使基质与插条密接,然后喷透水。
嫁接主要用于叶片具彩色斑纹种类的繁殖,通常于春季萌芽前进行。以铜钱树为砧木,采用切接法或芽接法,成活率高。4
栽培技术移栽铜钱树移栽可在春秋两季进行,而以春季3-4月份或秋季带土移植。较好。因铜钱树须根稀少,操作时要特别防止散球,同时要剪去部分枝叶,以减少蒸腾,否则难以成活。5
浇水铜钱树生长旺盛时期需勤浇水,一般需保持盆土湿润、不积水,夏季需常向叶面喷水,以利蒸发降温。
施肥一般春季每2周施1次稀薄的饼肥水,秋季每月追肥1次,夏季可不施肥,冬季施1次肥。
修剪铜钱树萌发力很强,很耐修剪,对成景的作品,平时可剪去不必要的徒长枝、萌发枝和多余的芽,以保持一定的树形。对需加工的树材,可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枝条,以利加工造形。
翻盆铜钱树盆景通常2-3年翻盆1次,常于春季2-3月进行,也可在秋后树木进入休眠期时进行。翻盆时可修去部分老根,施足基肥,保留1/2旧土,重新上盆。4
病虫防治**病害:**铜钱树病害有腐烂、褐斑病。
防治方法:可用甲基托布津悬浮剂1500倍液、雷米尔多1000倍液交替使用。
**虫害:**铜钱树的虫害有介壳虫。
防治方法:可用20%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平日一般性的防治可用万灵粉剂2000倍液。4
主要价值观赏庭园观赏或作绿篱。
烤胶树皮含鞣质,可提制烤胶。1
来源: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