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就在那:中国古代航海文物大展

2020.12.28-2021.04.2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以人力跨越浩瀚汪洋

造船与航海技术不可或缺

展览的“联通大洋”板块,便为我们介绍了

这些成就中国航海事业的大厦之基

今日主角

—— 东汉陶船模型

赏·陶船之型

■ 东汉陶船模型(复制件)

中国航海博物馆藏

1954年,广州地区出土了一件东汉时期的随葬明器——陶船模型。

船模长54厘米,宽18.5厘米,高21厘米,设有前、中、后三个船舱,船舱两侧及后舱顶部布置有若干微型人物,他们或持物或眺望,细节丰富、做工精巧,高度写实的风格可以让我们从中一窥近2000年前古人高超的造船技艺。

东汉陶船模型尾舵局部图

真正让这件船模产生重要价值的是船尾的一件船舶属具——“舵”,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出现船舵的陶船模型。该船舵舵面呈不规则正方形,面积较大,舵杆斜伸入船尾,方便船员在尾舱顶部通过舵把进行操作,其不同于同船其他船桨的形制和使用方式表明,早在东汉时期,“船舵”技术已经出现且发展较为成熟,比西方使用船舵技术要早了近1000年。

析·舵之流变

“舵”是船舶上最重要的属具之一,位于船尾,与船中间的重心相距最远,根据杠杆原理,力矩最大,所以只需将舵偏转一个小角度,就能轻易改变船的航向。

陶船模型示意图

船舵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开始的船舶尺寸较小,结构简单,重量较轻,用船槁或船桨就能轻易转向。但随着船舶变大,船舶控制逐渐复杂化。以船桨为例,出现两种不同的用法,一是“放置在船侧用来控制船舶前进”,二是“放置在船尾用来控制方向”,而后者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形制逐渐演变成“船舵”。

汴河客船模型局部(平衡舵)

中国古代船舵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以桨代舵、桨形舵和成熟舵”三个阶段,“平衡舵”的出现标志着船舵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简单而言,舵杆轴线位于舵叶前缘后面的为平衡舵,位于舵叶导边处的为不平衡舵。此外还有一种上半部分不对称、下半部分对称的半平衡舵。古人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内河船对机动性要求较高,需要较大的舵叶面积提高舵效,因此多使用平衡舵;而海船对船舶的回转性和机动性要求较低,对船舵结构的稳定性要求提高,因此多使用不平衡舵。

探·考古发现

目前发现最早的平衡舵实物为天津静海宋代船舵,由舵杆和舵叶两部分组成。舵杆为一修整过的树干,垂直入水;舵叶是由舵杆前后两侧一大一小两块三角形舵叶组成的大三角形舵叶,由于船尾空间限制,舵杆前叶为小三角形。

天津静海县出土的宋代古船船舵示意图

不平衡舵的代表之一是中国航海博物馆藏的“明代帆船木质升降舵”,这是2005年出水于长江出海口牛皮礁水域的实物原件,由舵杆和舵叶组成,舵叶分布在舵杆一侧。

明代帆船木质升降舵

中国航海博物馆藏

该舵布有两孔,一为吊舵孔,位于舵叶上缘靠近舵杆处,用于船舵的升降以适应水深,提高舵效;一为“勒肚孔”,位于舵叶下缘处,用于系上绳索防止船舵的脱落遗失。这是“勒肚孔”在实物上的首次发现,也佐证了史籍对古代航海关于“勒肚孔”的记载。另外,其独特的舵结构连接技术反映了当时造船工艺水准,并因此引起船史学家的关注。

明清帆船木质升降舵使用示意图

古语有云:“舵失针迷,如坐积薪而待燃”。船舵对船只行船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提到,出使国外的“蕃舶”,“大如广厦,深涉南海,径数万里,千百人之命直寄于一柂。”古代大型海船往往会准备多只船舵,以备不时之需,如在明代陈侃出使琉球的大海船上,“舵用四副,用其一置其三,防不虞也。”

舵的发明是中国造船史上的重大成就,在世界造船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舵的保护和研究是保护传统造船工艺的重点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年

荣亮:《中国古代造船工艺的另一朵奇葩——木舵》,《航海》2011年第4期

王冠倬:《中国古船图谱》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出版社,2011年

王军、龚德才、戴慧:《中国古代的平衡舵与不平衡舵》,《大众考古》2018年第11期

来源: 中国航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