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结荚期指初见幼果至初显饱满荚果的一段时间,该时期管理的好坏,对于最终的产量和品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花生结荚期会持续40-45天,这个时期,花生对于水分、养分的需求很旺盛,是营养生长于发育生长的高峰期,因此,要严加管理,促控有度,力争增产增收。

一、水分花生是比较耐旱的一种作物,不同生育期对于水分的需求比例有差别,据观察,出苗期、幼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成熟期等,结荚期对于水分的需求能达到50%左右,可见结荚期是花生生理蓄水的关键期。

而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花生期间,不少区域处于高温干旱时节,花生容易受到干旱的危害,导致细胞缺水,影响荚果数量,另外,干旱条件下,根系吸收到的水分有限,荚果也不能正常发育,影响品质。

如果旱情发生较短、干旱强度弱,对于花生的影响相比不是很大,当然,有些花生种植区,这时候容易出现连阴雨天气,当田间出现积水时,并不利于花生荚果的发育生长,还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二、温度花生是一种喜温植物,当温度处于25-30度之间时,比较适宜生长,长时间处于35度以上高温时,会抑制花生的正常生长,在结荚期时,温度处于20-30度之间,利于荚果的发育。

同时,结荚期也是花生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的重要时期,如果温度过高,花生叶片变萎蔫,运输水分的能力下降,蒸腾作用减弱,最终导致减产。

针对结荚期的高温干旱的预防措施,一般情况下有以下4种措施:

1、选择抗旱品种,能提高花生自身的抗旱性,遇到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优势。

2、如果当地往年经常出现这种天气,可采取地膜栽培技术,覆盖地膜时,在保墒、保温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3、注意做好清棵工作,通过给花生清棵,来促进根系的生长,可以增加花生自身的抗旱性和吸收水分的能力。

4、有些农户通过喷施抗旱剂来缓解高温干旱带来的危害,可以抑制蒸腾,减缓水分的消耗,增加花生抗旱能力。

三、养分花生结荚期是需肥的关键时期,如果该时期营养供应不足,会导致植株发育不良,进而干物质积累以及荚果的发育也会受影响(花生结荚期时的养分,主要被果针和荚果所吸收),最终出现早衰现象,造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在结荚期补充肥料时,要根据土壤的肥力以及花生的长势灵活掌握,追肥的肥料和数量也不是固定的,假如花生长势比较好的地块,土壤肥力也较好,要以磷肥、钾肥和钙肥为主,氮肥要少施(过磷酸钙、硫酸钾、石膏粉等);相反,如果是花生长势较差且肥力一般的地块,除了上述所说的磷肥、钾肥和钙肥外,还要追肥一部分尿素,来促进花生的生长。

追肥时,建议沟施为主,在花生行与行之间,开沟施肥,深度不宜过深或过浅,6-8cm即可,当然,干旱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深度。

四、病害花生结荚期病害有不少,常见的有4种,分别是叶斑病、锈病、茎腐病、根腐病,这4种病害,在不少花生产区发生普遍,一旦感染病害,轻则减产,重则有可能绝收。结荚期发病时,农户们要及时喷药防治,具体如下:

叶斑病:常用药剂有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多菌灵、百菌清等,一遍没治住,中间隔7-10天,连续防治2-3次。

锈病:常用药剂有三唑酮、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或者苯甲·丙环唑等,可根据当地的抗性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药剂。

茎腐病:如果当地抗性小,可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如果防效一般,可以换用苯醚甲环唑或者三元复配的苯醚·咯·噻虫等,登记的都有防治茎腐病。

根腐病:可用药剂苯醚甲环唑、噻菌铜+恶霉灵、福美双+恶霉灵、多菌灵等,根据抗性来选择不同的杀菌剂,另外,也可进行灌根处理,比如使用福美双+恶霉灵灌根,效果也不错。

五、虫害花生结荚期的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为主,比如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再加上蚜虫发生也比较普遍,防治办法如下:

地下害虫可采取撒毒土、撒毒饵的办法防治,通过细干沙土和麦麸拌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撒在花生植株的根茎部。

蚜虫可通过喷施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防治,根据防治情况,一次不行,间隔7-10天,可多次喷施。

以上就是花生结荚期间的管理,希望种植户能够正确对待,毕竟,对于最终的产量和品质有着很关键的作用。

来源: 农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