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朝生,作为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做到了科研有道,是低温世界的拓荒人;作为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也做到了育人有方,是祖国栋梁的栽培者。凭着满腔爱国热血,即使在低温世界里也要热火朝天;凭着顽强的科研精神,即使在困难的年代里也要永不言弃。他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事业,不图功名,只为国强。

洪朝生是博学的。作为一名出色的科研工作者和教育者,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肯定不行。他于1920年10月10日生于北京,在北京育英学校和汇文中学这两所教会学校度过了中学阶段。在汇文读高中期间,他在物理名师张佩瑚等人的引导下,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做一名物理学家。1936年,洪朝生考取了清华大学物理系,由于其父的反对,他被迫转入工学院电机工程系。1938年,由于抗日战争的影响,学校南迁,他随学校“湘黔滇旅行团”步行三千余里至昆明,就读于西南联大。1940年联大毕业后,他又在该校电机系做了4年助教。除了在国内高等学府受到教育外,他发奋读书,成绩优异,于1944年通过了庚款留美考试。他接受范绪筠老师的建议,在194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电子物理学,三年后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又进入普渡大学做研究。在钱三强、彭桓武的建议下,在普渡大学期间,他又去西欧进修了一年,以积累低温物理方面的知识。他在中学立下的大志和在大学期间学到的广泛而扎实的知识,成了他完成一次次技术突破的动力以及教书育人的宝贵财富。

洪朝生是爱国的。新中国成立时,正在普渡留学的他心潮澎湃,按照《华侨日报》转载的五星红旗图样和制法说明,在坐标纸上精心绘制了五星红旗图样。

洪朝生手绘五星红旗

即使当时他不在国内,但是他自始至终保留一颗真挚的中国心,并为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即使当时国内的科研条件比国外更艰苦,但他始终想着要抓住现有机会学习知识,等祖国需要他时,他也定会随时待命,听从祖国的安排。后来他的学生张殿林问他,如果您当年不回国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会不会有更大的学术成就时,洪朝生摇摇头说:“没有如果”——他从未动摇和后悔回国的决定。

洪朝生的研究能力是过硬的。在美国留学时,洪朝生在半导体锗单晶低温运输现象的实验中,发现杂质能级上的导电现象,形成杂质导电的概念,这一工作引起了国际上对无序系统电子输运机制的探索,其所发表的论文引用寿命也长达60余年。回到国内后,他便开始带领科研团队开拓新中国的低温事业。那时候,中国还没有液氦机,欧美国家又不肯将液氦机出售给中国,洪朝生知道这些设备的原理,并首先着手于先进设备的自主研制工作。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1956年研制出了一台能够生产液氢的液化器,后来又于1959年成功实现了氦的液化。这些技术的掌握,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垄断,迈出了我国低温物理研究的第一步,为我国航天、军事和工业领域所需要的冷凝设备的研制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担任中科院低温技术试验中心主任期间,洪朝生也积极带领大家进行一系列低温技术的研究,并将低温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去,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1983年,看到超导技术应用前景的洪朝生建议中科院进行超导技术的研究,就这样,在洪朝生等人的努力下,中国超导技术得以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祖国的生产。由于在世界低温物理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国际低温工程委员会决定把2000年的门德尔森奖授予洪朝生院士,这一奖励是对他在液氢、液氦以及超导应用等领域出色的研究能力的高度肯定。

洪朝生参加第十八届国际低温工程大会在孟买留影

此外,洪朝生也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任教。在中国知名学府任教期间,培育了一大批科学素质过硬栋梁之才。他指导的研究生张裕恒、张殿林,在科技大学教过的学生赵忠贤,在半导体联合科技攻关中指导过的青年科技人员陈星弼、王启明等人,后来都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在学生们眼中,洪朝生博学却又十分谦虚,经常和学生共同探讨科研问题;对待学术又十分认真严谨,富有挑战精神并敢于质疑学术品质;同时,他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工作能力,对学生的培养十分负责。这些体现在洪朝生先生身上的优秀品质使他的学生受益匪浅,成了他们后来科研和教学中宝贵的财富。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来源: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