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底的北京寒风萧索,百岁清华园内,一场动员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年过花甲的校长对于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充满信心,透过这个健康的机制,他进一步坚定了清华向世界一流大学攀登的希望。他动情地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是学校保持声誉和影响力的基础;而唯有在教育教学上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才能不断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丹麦留学归来的物理学博士、美日多所高校的访问学者,他是一个无比坚定创新理念、为深化研究型大学创新理念而呕心沥血的时任清华大学校长,他是真正“行胜于言”的科研教育工作者,他就是顾秉林。

顾秉林,1945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后毕业于芜湖市第一中学。1970年,年仅25岁的他顺利毕业于清华大学并留校工作。作为国内顶尖大学,清华园这片科学的沃土,无声地润泽滋养了这位小露头角的物理系学生,不仅为他提供了优秀的科研环境,也为他奠定下贯穿一生“创新”、“突破”的理想。本科远非他学业的终点,1979年,顾秉林赴丹麦Aarhus大学学习,至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1985年,成为美国NotreDame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3年,成为日本东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物理领域的科研之路上,顾秉林硕果累累,没有一刻停下过自己的脚步。

同时,对于这片给予他爱与理想的清华园,顾秉林同样没有止步于扮演一个求学者的角色。1994年,顾秉林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2000年,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01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2003年4月任清华大学校长,2007年连任。如果说顾秉林用屡屡的科研成果诠释出何谓自强不息,那么在教育岗位上的孜孜不倦,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一切为了人才,则足以说明他作为一名清华人的厚德载物。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与基本结构的自然科学。千百年来,物理学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这个领域内,建立与推翻,证明与挑战永远没有终点。顾秉林的专攻领域为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科学,在这个非常前沿的方向之中,他的成就常不缺少“突破”、“最新”等值得骄傲的标签。

作为一名留学归来的学者,顾秉林在归国后未曾耽搁,随即展开科研工作。他与团队中的同伴并肩奋斗,不久便捷报频传。纳米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顾秉林对于纳米量子结构的电子性质、输运行为和相关器件应用等等做出了系统研究,成功揭示出此类材料的新特性,并提出了以此能衍生出的纳米器件中的新应用。兼顾理论与实际的顾秉林,之后又建立起多种半导体材料设计模型,提出原子位形几率波理论一一揭示了当今热门材料的种种新特性。他的探索与创新,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然而,敢为天下先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质疑与挫折,都不能动摇敢想敢做、以“理”服人的顾秉林。采访中他曾提到一则轶事,“传统上认为能带结构随组分的变化应是均匀的,但我在研究一类材料时却发现了突变现象,后经理论计算表明,这是由相变引起的。于是我在国际会议上提出了这一发现,给出了GNF模型。开始时,很多人都不相信,但后来是他们自己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理论。”质朴的话语,完美地诠释了顾秉林的思想,人一旦失去创新精神,那么工作还有何激情可言?

科研学术上的开拓精神,也同样贯穿在顾秉林的教育工作里。顾秉林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格外注重对于人才培养环境的打造和中国高校内大学精神文化的树立与弘扬。

针对人才流失海外的现状,顾秉林树立了净化学术环境,留住人才造福祖国的决心。“一靠事业,二靠感情,三靠营造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在他和一代清华人的努力下,施一公教授、钱颖一教授与后来一大批年轻的高端人才被引入清华。对于本土教师来说,更加公平的环境、更加优良的待遇,无疑是激发他们巨大潜力的催化剂。

为人师者,教书育人。在学术领域,顾秉林是当之无愧的“弄潮儿”,在教学管理中,他有春风化雨的尊者风范。顾秉林曾多次强调大学精神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其中包括悠久的历史传统、浓郁的学术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等,它们皆对学生起到巨大的熏陶感染作用。大学校园为祖国建设输送着栋梁,青年人的精神风貌、文化品格决定着社会未来的走向。作为校长,顾秉林责无旁贷。

2010年,顾秉林荣获“中国最具魅力校长”称号。毋庸赘述,清华园中莘莘学子与社会主流媒体的声音,已经充分说明顾秉林开拓创新、润物惠人的品格。“人总是要有所追求,要有一点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作为炎黄子孙,在世界各地都显示出无比的智慧与才华。我们每个人都应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为我们的国家增添光彩。”顾秉林总是这样说。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来源: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