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中,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那就是为何很多目击者看到的UFO都是飞碟形状?这可以分别从历史人文和心理学角度获得答案。从历史人文方面解释就是,飞碟这种形象是一种完美的圆形,结构简单,美感十足,在西方的文化中,很多人认为比地球人更加先进的文明制造出来的飞行器,应该比地球上的交通工具更加完美,而飞碟无疑契合了这种观点。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就是,人在记忆很复杂的物体的时候,当时间过去很久之后,记忆就会将最初看到的物体形象进行简化,而飞碟形状满足了这种记忆模式的需要。所以那些声称目击飞碟的人,最初看到的物体,都不一定是飞碟形状,很大可能是记忆进行了简化。讲座还介绍了发生在美国的三次非常有名的“第三类接触事件”,通过分析和判断,让大家意识到,那三起事件是骗局的可能性非常大,其背后的推手与始作俑者,就是一些追求猎奇的媒体。
讲座的第二部分是探讨“外星人”话题,分别从恒星演化论规律以及碳基生命、硅基生命以及氨基生命三者对比的角度来分析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于老师分析,我们之所以至今还没有与外星人接触,源于两个原因,第一原因就是,很多星系的寿命很短,生命还没演化的高级阶段,星系就毁灭了;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人类在宇宙中出现就是一个奇迹,很可能我们真的是宇宙的唯一。在谈及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提出的“碳沙文主义”观点时,于老师表示,“碳沙文主义”其实更加符合生命的演化规律,因为硅基生命在与氧气接触之后,生成的废物就是石头,硅基生命还没有演化到高级阶段就被“石化了”,这种不利条件使得硅基生命很脆弱,也很容易被淘汰。而氨基生命也不稳定,很容易被碳基生命替代。所以最终,碳基生命在演化过程中在最经得起检验,也是生命最终选择碳基的原因。
(来源:天津市天文协会 微信公众平台:tjstwxh)
来源: 自定义来源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