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被击倒在地 一场拳击,仿生人和人类的对决,谁将取得胜利?
“好的,欢迎各位观众来到赛场,收看2025重量级拳王挑战赛,今天呢,我们将迎来一场十分特殊的拳王挑战赛,可以说是看点十足,两位名为卡伦选手将会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比拼。”
“其中一位是我们所熟知的世界重量级拳王——拳王卡伦,就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世界拳王争霸赛中,第六次卫冕成功,将自己的战绩提高到了53胜,1负,41次击倒。”
“就在今年的拳王争霸赛中,卡伦是又一次击败了他的老对手霍普金斯,尽管霍普金斯也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曾三次获得重量级拳王金腰带,但他的年龄实在是有些偏大,身体素质也是有所下滑,难以对抗正值巅峰状态的卡伦。就在前不久霍普金斯已经正式宣布退役,虽然他没能如愿再一次摘得金腰带,但我们仍要感谢这位老将和卡伦为我们带来的一场精彩对决。”
“再看看另一位选手卡伦,它是才刚刚被世界拳联承认成为职业选手,巧合的是卡伦成为职业拳手的这一天,也正是拳王卡伦夺得世界重量级拳王的日子。而卡伦作为拳手也仅仅有两个月的时间,之前也只参加过业余比赛,从未参加过正式的比赛,因此这一次他将面临的挑战是十分艰巨的,不过,从他之前业余比赛的战绩来看,拳手卡伦竟然取得了61战全胜,46次击倒的成绩,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准确,虽说是业余比赛,但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最为特殊的是我们的挑战者卡伦实际上并不是人类,而是由智光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开发的智能机器人,和人们以往印象中冰冷的铁疙瘩不同,卡伦的机身采用了人工仿生学技术,使用人造肌肉纤维重现了人体结构,整体的数据也和人类极为接近,这也是人工智能卡伦能与人类同台竞技原因。”
“说起来,我刚刚注意到,挑战者卡伦在开始打拳击的这2个月中进行了61场比赛,也就是说几乎是每天一场,可以说是相当的密集了,那么在这2个月中,我们的挑战者卡伦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蜕变,接下来就由卡伦的开发者,杰尔斯·卡伦教授来介绍下。”
“你好,杰尔斯教授。”
“你好,大家好。”
“话说,教授,卡伦这个名字是你命名的吗?”
“没错,卡伦这个名字是由我来命名的,其实开发卡伦是我当年攻读人工智能学博士时的一个念头,后来顺势将其带入了我的团队研发项目中,最终才有了现在的卡伦。”
“不过,我注意到卡伦放弃了传统的制造方式,而是采用了新材料,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呢?”
“如果按照传统方式制造一个类人机器人,它的力量,感知,结构强度,反应速度,是远超人类本身,让这样的机器人和人类竞技是没有意义的,即使能调整数据,那就好像是自负手脚一般,就想的不公平了。所以我们团队联合了生物分子材料开发了人工肌肉纤维用于制造卡伦的身体。”
“这种新的材料和人类的肌肉相仿,只需要少量的电流信号就能实现伸长与收缩,并且通过训练进行成长,并且给人工肌肉纤维施加外力可以产生应激电流,经过处理放大后,可以转化为人工智能的刺激,也就是痛觉。”
“似乎这种材料不止能用于机器人的制造上。”
“没错,这种材料已经开始试验,用在医疗领域取代人体肌肉,最明显的就是制造义肢。”
“确实有着极为广阔的开发前景。回到卡伦身上,您的团队是怎样保证这场比赛的公平性的呢?”
“简单的来说,就是重量。在决定了卡伦的体重后,人工肌肉的分配也基本固定下来,从测试上来看力量是和同量级的拳击手相当的。”
“另外,人工肌肉的出力是热量和水份相关,只有保持31~36度,水份在65%~75%之间时才是最佳状态,而持续的运动会使人工肌肉发热,消耗大量水份冷却,温度过高,或是水份过低都会使人工肌肉出力降低,所以卡伦也是会‘疲劳’的。”
“卡伦的胸部是一个冷却系统,我们使用了类似肺部机械装置来模拟呼吸,用水来充当冷却液,如果体内热量不能顺利散发的话将会对他的状态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卡伦并不擅长持久战。”
“也可以这么说。”
“时间似乎也差不多了,最后一个问题,以往,人类和人工智能的较量都是在‘智’的方向展开,而这次比赛则是‘力’的比拼,那么博士,您觉得这场比赛是不是一场‘力’的较量呢?”
“我认为,人工智能并不只是计算机逻辑思维运算,而是一种判断分析能力,拳击比赛虽说是身体的碰撞,但其中也是判断分析的较量,进攻,防守,反击这都是需要进行思考判断的。对与卡伦来说这不仅仅是想,而是要指挥他的身体去做,以智驭力才是这场比赛的本质。”
“女士们,先生们,今晚……”
“好了,看样子这场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首先入场的是我们的挑战者卡伦,身高1.79米。体重103公斤,目前战绩是61战全胜,46次击倒,不过这并非他的职业战绩。”
“我们看到卡伦身上披着一条毛毯,头部也是遮的严严实实,这是为了保持肌肉的温度和水分,以使其保持最佳状态,他身边的教练都是卡伦博士团队中的研究人员,将在比赛中对卡伦的身体进行维护。”
“从卡伦的步伐来看,十分地稳健,没有一丝迟滞,完全看不出传统机器人的那种僵硬感。”
“我们研发团队在教授卡伦行为时,采用了最自然的婴儿学步似的方法,耗时10个月才让其流畅的掌握人类行为的基本动作,之后又进行了半年左右的真实拳击训练,才让卡伦有了正规运的水平,而接下来2个月的实战,卡伦的进步也是超过了我们所有人的预料,相信在这场比赛中,卡伦将会发生质的飞跃。”
“看来博士对卡伦也是信心满满。”
“接下来入场的是我们今天比赛的主角,拳王卡伦,身高1.75米,体重97公斤,战绩53胜,1负,41次击倒,六次世界重量级拳王金腰带得主。拳王卡伦的出场也是引起了全场观众的欢呼,看起来大多数观众认为拳王卡伦能够拿下这场胜利。”
“而我个人也期待这是一场精彩的对决。”
“今天主持这场比赛的裁判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威廉。”
“好的,两位选手已经站在了场地中央”
“第一回合,开始!”
“挑战者卡伦开场仍然选择了防守姿态,打算在第一回合分析拳王的数据,而拳王似乎也没有着急进攻,以右刺拳,打算用最擅长的左手重拳和左勾拳寻找破绽。”
“好的,拳王卡伦连续三拳出击,但没有太大效果,卡伦的防守十分稳固,看起来是要防守到底了,不知道会不会发起进攻。”
“卡伦的拳路,左右拳并没有太大分别十分平衡,按照过去的数据来看,他使用右手重拳和左勾拳的次数较多,其次是上勾拳,出拳力量大,拳速并不是很亮眼,但如果被他打实了,基本就意味这比赛结束了。”
“卡伦的出拳优势了劣势都很明显,力量大,左右均衡,但爆发力低,拳速慢,变化较少,这些都是因为人工肌肉纤维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因此我们在训练时是以防守和后手拳为主……”
“漂亮!拳王卡伦一记左勾拳击中,看来卡伦是想在第一回合结束前尝试进攻,但却被拳王抓住了机会,但他回防也十分迅速,看样子并没有对他造成影响。”
“第一回合结束,双方退回角落,卡伦的教练们似乎拿出了一些测量器具戴在卡伦的手臂上……”
“回放刚才的那一拳,我们可以看到,卡伦使出了右拳攻击,但拳王卡伦反应很快,闪掉了这一拳,同时左手勾拳反击,这一拳似乎打的很重,不知是不是想要在第一回合结束比赛。”
“回到第二回合,卡伦应该不会在继续防守,持久战对他很不利,之前的比赛也都是在五回合之内结束。看起来他正在积极进攻。反而拳王卡伦则是做出了以闪躲为主的防守,确实面对卡伦的重拳,正常的防守很不利。”
“看来拳速是卡伦的一大硬伤,三次直拳都被闪过了。”
“好的,拳王转而主攻卡伦的身体,两次命中小腹,有效得分。虽然卡伦擅长防守,但在这种对攻比拼中,还是十分不利,容易被对面抓住破绽。”
“卡伦似乎是想将拳王逼到角落,他在身高,体重上有一定优势,看来是想要一圈定胜负,对他来说只要能抓住拳王一次机会就足够了,而拳王则要小心对待。”
“拳王又是两次身体有效得分,看来是对卡伦的重拳十分忌惮,难不成是要打持久战。”
“第二回合结束,我们看到挑战者卡伦这一回合出拳十分积极,只是并没有取得太大效果。他的教练似乎拿出了冰袋在为双臂降温。”
“博士,请问卡伦若是遭到重击,身体会不会产生像人体一样的反应?”
“这个是会的,卡伦的身体结构是按照人为参照制造的,平衡装置是在头部,受到强烈冲击,震动,身体也是会失去平衡,而人造肌肉会根据压力产生不同强度的电流,经过放大器处理后,会对大脑中的处理器造成冲击,导致和人类一样眩晕,昏迷一样的效果。”
“OK,第三回合,也开始了。哦!拳王一上来就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打了卡伦一个措手不及,没能进行有效的反击,被逼到了边绳,卡伦抱住了拳王,裁判上前将两人分开,比赛继续进行。”
“不知卡伦接下来将会如何应对。”
“卡伦在赛场上采取何种策略,都是通过前几个回合的分析后来判断的,判断对手的出拳方式,威胁程度,移动步伐,通常会在第四、五回合开始反击。”
“那好,回到场上,我们看到卡伦一直在试图拉近双方距离,从出拳的方式看,降低了力道,来略微提高出拳速度,取得了有效分数。拳王看上去并没有受到影响,仍然以灵活的闪躲为主,看样子是要把持久战进行到底了。”
“Nice!漂亮!拳王卡伦俯冲近身,闪掉了卡伦的右直拳,一记上勾拳,接着连续拳攻击,将卡伦钉在角落,可惜裁判上前将其分开,没能击倒,在那种状态下,卡伦竟然防守下来,真是令人出乎意料。”
“经过了刚才的进攻,双方的位置发生了逆转,拳王变成了进攻方,卡伦则成为了防守方,看样子拳王想要在这回合结束比赛。”
“刚才的连续打击似乎对卡伦造成了影响,防守有些不稳,又被拳王得手。”
“好!拳王逼近,有时一套连续拳……哦!发生了什么,难以置信,场边的观众都站了起来,裁判正在读秒。”
“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看一下回放。”
……
小小的酒吧坐满了客人,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前台的屏幕,在卡伦倒在拳击台上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爆发出欢呼声,高举酒杯,为胜利者祝贺。
“每次看到这一刻,我都忍不住兴奋起来,要是当时我能站在那里该多好啊。”
“算了吧,你要上去,恐怕几下就得趴下。”
“这真是一场划时代的胜利,值得我们举杯,为了卡伦!”
“为了卡伦!”
“今天晚上又有人类挑战卡伦,真是自不量力啊。”
“嘿嘿!我们去看看热闹,走!”
……
来源: 创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