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公立医院创新“党建+业务文化品牌赋能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实践路径与研究分析

富源县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主任  章锋

摘要

在新医改“强县域、补基层”战略下,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破解县域群众“看病难”的关键,但县域公立医院面临组织协同不足、人才动力匮乏、服务长效性弱等困境。本文以“党建+业务”文化品牌为切入点,结合实践案例,从品牌内核、组织机制、服务载体、长效保障四维度探索赋能路径。研究表明,通过“品牌内涵构建 —组织机制创新—服务载体打造—长效保障完善”闭环,可破解资源下沉“碎片化”“短期化” 问题,实现党建与医疗业务深度融合,为县域医疗能力提升提供支撑。

关键词:县域公立医院;党建+业务;文化品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践路径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

《“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2024年全国县域内就诊率达87.5%,但基层服务能力弱、下沉“重形式轻实效”、群众信任不足等问题突出。县域公立医院作为 “主力军”,其“党建+业务”文化品牌可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 既凝聚职工共识,又规范服务流程,但当前多数医院品牌建设脱离医疗实际或弱化党建引领,未能有效赋能下沉。

1.2 文献综述

现有研究聚焦“党建+学科建设”“医联体下沉模式”,但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忽视“文化品牌”这一融合载体,未涉及价值认同的作用;二是照搬城市三甲医院经验,未适配县域“服务半径广、需求杂、人才流动强”的特点。本文针对此空白展开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采用“理论构建—现实分析—路径提出—案例验证”思路:界定重点概念,梳理文化认同、协同治理理论;分析下沉困境与品牌缺失影响;提出四维路径;结合某县医院 “医心向党・健康惠民”品牌验证。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奠定理论基础)、案例研究法(提取某县经验)、访谈法(获取一手资料)。

二、重点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重点概念界定

2.1.1 县域公立医院“党建+业务”文化品牌

以党建为引领,融合党的政治优势与医疗专业优势,通过提炼价值理念、设计标识、规范流程,形成具有辨识度的文化符号与实践体系,重点是“党建不脱离业务,业务不弱化党建”(如“党员先锋岗”“党建+巡回医疗”)。

2.1.2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通过政策与机制创新,将县域医院的专家、技术、设备向乡镇/村卫生室延伸,实现“资源下沉、服务基层、患者留在县城”,具有精准性(针对基层常见病)、长效性(避免 “一阵风”义诊)、协同性(“县—乡—村”联动)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文化认同理论

共同价值理念增强组织凝聚力,品牌通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对齐职工目标与下沉使命,同时以标准化服务提升群众信任。

2.2.2 协同治理理论

多元主体(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医、群众)通过品牌联动打破沟通壁垒:党组织层级联动(县医院党委—乡镇支部 —村医党员)实现资源高效调度,品牌活动(“党员联村医”)引导群众参与健康管理。

三、县域公立医院资源下沉困境与品牌缺失影响

3.1 资源下沉的现实困境

3.1.1 组织协同“碎片化”

“县—乡—村”三级联动不足:县域医院科室各自下沉导致资源重复,乡镇卫生院/村医被动接受,2024年某调研显示45%下沉活动存在“重复服务”“无人对接”。

3.1.2 人才动力“不足化”

优质医生不愿下沉(基层条件差、晋升难),考核以“下沉次数”为主而非“成效”,基层人才“传帮带”机制缺失,服务能力难提升。

3.1.3 群众感知“模糊化”

下沉服务形式单一(多为义诊),缺乏长期服务;无统一品牌标识,仅32%群众能说出本地下沉服务品牌,信任度低。

3.2 品牌缺失的影响

协同无“魂”:无共同价值目标,党建停留在“开会学习”,基层将下沉视为“任务”;

动力无“源”:无品牌激励,医生下沉成效难认可,职称晋升中“下沉经历”权重低;

信任无“基”:服务无辨识度、流程不规范,群众难认同县域医疗资源。

四、“党建+业务” 品牌赋能资源下沉的实践路径

4.1 构建“价值—标识—流程”品牌内涵

4.1.1 提炼重点价值

以“党建为魂、业务为基、惠民为本”提炼理念(如 “医心向党・健康惠民”),通过职工大会、科室学习强化认同,某县医院以“每一次下沉都是初心的践行”为口号,增强职工共识。

4.1.2 设计可视化标识

统一 Logo(党员徽章+十字融合)、党员徽章、服务车标识,制定《品牌服务手册》,规范着装、语言(如党员医生主动亮身份)。

4.1.3 规范服务流程

“三步走”闭环:①党建摸排(党委联合乡镇卫生院支部调研需求);②业务匹配(按需求组建党员团队,如糖尿病高发村配“内分泌 + 营养科”团队);③成效反馈(党员收集意见优化服务)。

4.2 创新“组织—考核—培养”机制

4.2.1 三级党组织联动

以县域医院党委为牵头部门,乡镇设“下沉服务党支部”(党员专家),村卫生室设“党员联络点”(村医党员收集需求),某县医院在8个乡镇23 个村设联络点,解决“下沉找不到人”。

4.2.2 成效导向考核

设“品牌服务积分”(挂钩服务时长、满意度、带教人数),积分用于评优晋升;

季度评“下沉标兵”“带教能手”,宣传;

科室考核需下沉满意度≥90%,未达标进行持续改进。

4.2.3 “传帮带”培养

党员导师制(县域专家结对乡镇骨干,下沉+远程带教);

品牌培训班(党员专家授常见病诊疗、急救技能),某县2024年培训基层医生120人次,独立诊疗能力提升35%;

人才回引(优秀基层党员医生优先晋升职称)。

4.3 打造 “场景—载体—宣传”服务体系

4.3.1 差异化品牌服务

党建+巡回医疗:“山乡健康直通车” 服务偏远村,某县2024年服务8000余人次;

党建+远程会诊:乡镇卫生院设“党员会诊室”,某县完成1200余例,外转率降28%;

党建+健康宣教:党员讲师团进集市/社区,发品牌健康手册。

4.3.2 “医防融合”网络

党员联村医(1名党员对接3-5名村医,指导随访建档);  党建+家庭医生签约(党员团队优先服务老人、慢性病患者);

党建+应急联动(乡镇设党员应急队,衔接“初诊—转诊—康复”,某县2024年救治急症356例)。

4.3.3 品牌宣传

线上:公众号 / 视频号发“党员下沉故事”“义诊服务预告”;

线下:乡镇贴海报、设咨询台,下沉后发满意度问卷。

4.4 完善 “资源—制度—数字”保障

4.4.1 资源保障

经费:设品牌专项经费,某县2024年投入30万元;

设备:配便携式B超、血糖仪,捐赠乡镇设备30台;

时间:“每月2天下沉制”,避免与诊疗冲突。

4.4.2 制度保障

制定《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每月开下沉联席会议(协调问题);

公布投诉电话/公众号,某县2024年整改12项问题,满意度达95%。

4.4.3 数字赋能

建“党建+业务”平台(预约、会诊、查健康档案);

开发党员下沉 APP(记录时长、评价,自动积分);

大数据分析需求(如某县增糖尿病团队下沉频次)。

五、案例实证

某县医院“医心向党・健康惠民”品牌实践

5.1 案例背景

某县(云南东部)总人口 80 万,农村占75%,群众“看病远、慢性病管理难”。2023年前医院下沉“协同弱、动力差、认知低”,2023年6月推出“医心向党・健康惠民”品牌,成效显著。

5.2 实践举措

品牌内核:提炼“服务基层、健康惠民”价值,设计党员徽章+ 十字 Logo,职工认知度90%;

组织机制:建三级党组织,15名党员因下沉优先进升,12名专家带教36名基层医生;

服务载体:“健康直通车”巡诊24次,远程会诊1200 例,宣教60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标;

保障:投30万经费,配1辆直通车,建数字平台(预约2000人次)。

5.3 实践成效

效率:下沉重复率从45%降至12%,远程会诊时长从48 小时缩至8小时;

能力:乡镇常见病诊疗提升40%,村医独立服务比例从32%升至75%;

获得感:县域就诊率从82%升至89%,群众认知度从32% 升至85%,满意度95%(云南县域排名前列)。

六、成效总结与反思

6.1 成效总结

融合新范式:形成“品牌内涵构建 —组织机制创新—服务载体打造—长效保障完善”闭环,破解“党建与业务融合不紧密”;

破三大难题:品牌纽带实现三级联动,激励人才,提升群众信任;

三方共赢:县级医院提升影响力,基层卫生院提升服务能力,群众获得优质医疗健康服务。

6.2 反思与改进

品牌标准化不足:需联合制定《县域品牌建设指南》;

长效机制待完善:探索“党建+社会力量”,完善人才回引、医保监管挂钩机制;

数字赋能浅:优化适老化平台,深化健康数据共享。

七、结论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强县域、补基层”的重要抓手,“党建+业务”品牌是重点赋能路径。通过四维路径(品牌内涵构建 —组织机制创新—服务载体打造—长效保障完善),可实现党建与医疗融合,破解下沉困境。某县案例表明,品牌能推动三级联动、人才下沉、群众认同,未来需提升标准化、完善长效机制、深化数字化,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千县工程” 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 年)[Z]. 2021.

[2] 中共中央国务院.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 [Z]. 2016.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 2024 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展报告 [R]. 北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

[4] 王辰,李为民,周军。党建引领县域公立医院学科建设的实践路径与成效 [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3,39(7):501-505.

[5] 李玲,杨维忠,张振忠。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模式比较与优化建议 —— 基于全国 12 个县域的实证研究 [J]. 中国卫生经济,2022,41(5):15-19.

[6] 陈竺。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来源: 科普健康一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