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有五行。
两仪运行日月而至四季变换,八卦分五行而调控五脏六腑,人生于天地之间,与草木偕同,五脏六腑于四季五行变换中有盛衰起伏,所以四季五行在健康养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八卦来自于易经,他是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及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
图片为用AI创作而成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是关乎自然呈现与持续运作。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中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构成,随着这五种物质的盛衰,而使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人的身体甚至影响着人的命运。

图片来自自我创作
大自然四季变化是如何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呢?
春季

图片为用AI创作而成
春季属木,木气旺盛:主生发,如草木生长舒展,对应肝气升发是肝气最旺的季节,肝主疏泄,负责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
生理影响:肝气升发,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身体从冬季的收藏状态中苏醒,春天是养肝、护肝的好时机。
病理影响:当肝气过旺时也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如易怒、烦躁等,中医认为春季肝气易过盛或不足,是肝病复发、加重时节;气候多变,生活规律易打乱,慢性肝病患者需特别注意养肝,避免病情波动。
养生建议:保持心情舒畅,多吃疏肝理气的食物,如芹菜、菠菜、山楂等。
夏季

图片为用AI创作而成
夏季属火,火气升腾,也是心气最旺的季节,心主血脉,负责推动血液运行。
生理影响:气温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心率加快,有助于心脏功能的发挥。
病理影响:心火过旺可能导致心烦意乱、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夏季也是心脏疾病的高发季节。
养生建议:保持心情平和,避免过度激动,多吃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西瓜、苦瓜等。
长夏

图片为用AI创作而成
长夏属土,土主化育、平和(中和四气),是脾脏功能最强的季节,脾主运化,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输送到全身。
生理影响:湿气重,脾的功能活跃,有助于消化吸收。
病理影响:湿气过重可能导致脾胃功能紊乱,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夏秋交接之际胃肠疾病也随之增多。
养生建议:注意饮食清淡,多吃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扁豆、山药等。
秋季

图片为用AI创作而成
秋季属金,金气收敛、萧杀(向下压制)是肺气最旺的季节,肺主呼吸,负责吸入清气并排出浊气。
生理影响:气候干燥,肺的功能活跃,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病理影响:燥气伤肺,可能导致干咳、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秋季感冒咳嗽的人群也增多。
养生建议:多喝水,多吃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蜂蜜等。
冬季

图片为用AI创作而成
冬季属水,水气收藏、沉静(向下滋养),是肾气最旺的季节,肾主藏,负责储存和调节体内的精气。
生理影响:寒冷的气候使肾的功能活跃,有助于维持体温和能量储备。
病理影响:肾气不足可能导致畏寒、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症状,临床上冬季也是肾脏疾病的高发季节。
养生建议:注意保暖,多吃温补肾阳的食物,如羊肉、核桃、黑芝麻等。
利用四季五行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自然变化,调养对应脏腑,通过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进行调节,以达到阴阳平衡、增强体质的目的。
四季五行养生法是中医的重要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四季(春、夏、长夏、秋、冬)分别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并关联五脏六腑(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每个季节的养生重点不同,需结合五行相生相克原则进行调养。
相生关系
木生火:肝(木)藏血以济心(火),肝血充足则心血充盈。
火生土:心(火)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水谷精微。
土生金:脾(土)化生气血充养肺(金),“脾为肺之母”。
金生水:肺(金)肃降津液下行滋肾(水),肺气足则肾水充。
水生木:肾(水)藏精滋养肝(木),肾精旺则肝血盛。
相克关系
木克土:肝(木)疏泄可防脾(土)气滞,如肝气条达则脾胃运化正常。
土克水:脾(土)运化水湿防肾(水)泛滥,脾虚则可能出现水肿。
水克火:肾(水)阴上济制约心(火)亢,防心火上炎导致失眠、口舌生疮。
火克金:心(火)阳热制约肺(金)肃降太过,避免肺气虚寒。
金克木:肺(金)清肃下降抑制肝(木)阳上亢,防头晕目眩。
所以,养生不是按部就班,每个脏腑之间都存在生克关系,每个季节都对人体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养生要有整体观,要系统的看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中医,谈养生,做健康中国的代言人。
来源: 量子听诊器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量子听诊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