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蚊虫肆虐。当你在户外享受清凉,或是在室内熟睡正酣时,那恼人的“嗡嗡”声和随之而来的瘙痒,总能精准地找到“受害者”。而每次被叮得满身包的时候,总有人会抱怨:“我就是O型血,蚊子最爱我!”

“蚊子偏爱O型血”这个说法流传甚广,以至于很多人深信不疑。但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蚊子的口味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它可不是只盯着血型这一个指标。与其说是血型在作祟,不如说是我们身体散发出的独特“气味名片,才是蚊子精准打击的关键。

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决定你是否会成为蚊子的“盘中餐”呢?

血型:一个被高估的“诱蚊”因子?

我们首先来聊聊那个最常被提及的“O型血”理论。

的确,一些早期研究,包括一项发表于《医学昆虫学杂志》的研究,曾指出蚊子对O型血的人更感兴趣。这可能是因为O型血的人体表会分泌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能让蚊子更容易“闻”到他们的血型信息。然而,这类研究往往样本量较小,且未能完全排除其他干扰因素。

后续更深入的、大规模的研究发现,血型本身对蚊子的吸引力影响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并不显著。蚊子追踪目标主要依靠的是嗅觉和视觉,而我们的血型信息,在空气中扩散的效率远不如其他更为强烈的“气味信号”。所以,如果你是O型血,却老是被蚊子叮,那可能不是血型的错,而是你身体的其他“魅力点”在作祟。

真正的“诱蚊”杀手:二氧化碳的呼吸警报

真正让蚊子对你“一见钟情”的,是你呼出的二氧化碳

蚊子拥有极其敏锐的嗅觉感受器,能够追踪二氧化碳长达三十米远。当你呼吸时,二氧化碳气体会在你周围形成一个“气流羽流”,对蚊子来说,这就像黑暗中的灯塔,明确无误地指引它们找到目标。人体的呼吸频率越快,呼出的二氧化碳越多,对蚊子的吸引力就越大。这也是为什么运动后、或者体型较大的人更容易招蚊子,因为他们通常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蚊子会沿着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的方向飞行,直到进入你的个人“气味场”,然后开始识别更具体的信号。

热量与汗水:蚊子偏爱的“温暖牌”自助餐

当蚊子进入你的近距离范围后,它们就开始识别你身体散发出的热量和气味

体温较高的人,尤其是皮肤表面温度较高的部位,对蚊子有更强的吸引力。蚊子能感知到人体散发出的红外热量,这就像是锁定了一个温暖的“着陆点”。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和孕妇更容易被蚊子叮咬,因为他们的体温通常相对较高。

同时,我们身体排出的汗水,在蚊子眼中也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鸡尾酒”。汗水中含有乳酸尿酸等多种化合物。特别是乳酸,被认为是蚊子最喜欢的化学信号之一。运动后大量出汗,不仅呼出更多二氧化碳,皮肤表面也充满了这些对蚊子极具吸引力的化学物质,无疑会让你成为蚊子的“超级目标”。

微生物气味:皮肤上的“隐形香水”

除了二氧化碳和汗水,我们皮肤表面的微生物菌群,也默默地影响着蚊子对我们的“好感度”。

我们每个人的皮肤上都寄生着数以亿计的微生物,它们分解皮肤分泌物,产生独特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独有的“气味名片”。不同人身上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因此产生的气味组合也千差万别[5]。

一些研究发现,某些特定类型的皮肤微生物会产生对蚊子更具吸引力的气味分子。这就像是每个人都喷了不同牌子的“隐形香水”,而蚊子对某些“香型”特别情有独钟。所以,如果你经常被蚊子叮,或许你的皮肤微生物菌群,正在为蚊子调制它最爱的“专属香水”。

远离蚊子叮咬的科学建议

既然血型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减少被蚊子叮咬的几率呢?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避免在蚊子活跃时段进行剧烈运动。

保持身体清洁:运动后及时洗澡,去除汗水中的乳酸和氨。

穿浅色衣物:深色衣物更容易吸收热量,也会吸引蚊子。

使用驱蚊产品:含有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能有效干扰蚊子的嗅觉,让它们无法识别你的气味。

所以,下次被蚊子叮咬时,别再只怪自己的O型血了。它或许只是被你身上散发出的独特“气味名片”所吸引。了解了这些科学原理,我们就能更智慧地与这些夏日烦客共处。

来源: 张天缘的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