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冬季节,呼吸道感染病例显著上升。除了大家熟知的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还有一种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的病毒——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简称 hMPV)。它传播隐匿、症状多样,尤其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中,可能引发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了解它,就是为呼吸健康再筑一道防线。

人偏肺病毒是什么?


人偏肺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隶属于副黏病毒科偏肺病毒属,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亲缘关系密切,它们的致病机制和流行特征也有不少相似之处。hMPV最早在2001年被荷兰科学家发现,但实际上它早已在人群中传播多年,只是此前未被识别。这种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可感染各个年龄段的人。大多数人一生中都会感染数次,第一次感染通常发生在2岁以前。

每年冬春高发,与流感、RSV交替流行

人偏肺病毒的流行呈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通常在冬季到春季高发;

在不同年份,与RSV或流感病毒交替流行或共同流行;

在婴幼儿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中,hMPV约占5%至15%;

成人感染也不罕见,尤其老年人中常见因病毒引起的支气管炎或肺炎。

让呼吸变得沉重的病毒

hMPV主要侵犯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皮细胞,可引起黏膜充血、水肿及分泌物堆积。在显微镜下,感染区域的细胞常呈融合状病变,类似RSV感染后的“合胞体”形成。

常见症状包括:

发热、咳嗽、流涕、鼻塞;


喉咙痛、声音嘶哑;

严重者出现气促、喘息、呼吸困难等。

在婴幼儿中,感染后容易发展为细支气管炎或肺炎;

在老年人或基础病患者中,可能诱发呼吸衰竭或慢性病加重。

婴幼儿与老年人最脆弱


虽然多数健康成年人感染后仅表现为轻度感冒样症状,但以下人群更容易出现重症:

2岁以下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或患有先天性心肺疾病者;

65岁以上老年人;

慢性心脏病或肺病患者(如哮喘、COPD);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肿瘤、移植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者)。

在这些人群中,hMPV可造成严重肺炎、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尚无批准疫苗,但研究正在推进

与RSV相似,人偏肺病毒的疫苗研发同样经历漫长探索。目前尚无获批上市的hMPV疫苗,但多种候选疫苗正在研发中,包括:

减毒活疫苗:通过基因改造削弱病毒毒性,诱导免疫反应;

亚单位疫苗:利用病毒表面融合蛋白(F蛋白)作为主要抗原;

mRNA疫苗与病毒载体疫苗:基于新冠疫苗技术平台开发,有望加速临床进展。

部分候选疫苗在动物实验和早期人体试验中已显示良好的免疫原性,为未来上市奠定基础。

以预防传播为主

由于缺乏特效治疗和疫苗,预防感染仍是关键。

有效措施包括:

1.勤洗手,尤其在接触儿童、老人或公共物品后;


2.规范佩戴口罩,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或密集场所;


3.避免共用餐具与毛巾,减少交叉感染;

4.室内勤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出现症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带病外出。

对于高危人群,如婴幼儿和老人,应加强健康监测,在出现持续咳喘、发热或呼吸困难时及时就诊。

科学防护,平安过冬

人偏肺病毒虽然不像流感或新冠那样广为人知,但它是导致儿童与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研发有效疫苗与治疗药物,而我们能做的,是通过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科学防护,降低感染风险。

来源: 云兮疫苗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