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家属的疑虑

“我爸爸、叔叔都是患癌走的,我是不是也逃不掉?”

后台收到这条私信时,小编特别能理解这份担忧。其实,一个家族里接连出现癌症患者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 梅艳芳和姐姐梅爱芳都因宫颈癌离世;
  • 宋美龄家族中,父母、姐妹、弟弟多人因癌症逝世;
  • 女排名将陈招娣与她的父母、兄弟姐妹也都曾患上相似癌症。

这些案例让人不禁想问:癌症真的会“遗传”吗?


01癌症也会“家族抱团”?真相是……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患癌的可能,但有些人确实从家族中继承了更高的风险。

在2016年,《JAMA》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至少有20种常见癌症存在显著的家族聚集风险。基于异卵双胞胎的数据,如果你的兄弟姐妹患癌,那么你终生癌症风险可从人群平均水平的32%上升至约37%。


不过要划重点的是:这里说的“遗传”,并不是直接遗传癌症本身,而是遗传了对癌症的“易感性”——就像你拿到了一副风险稍高的牌,但怎么打,还看你怎么出牌!


02这5种癌,遗传风险较高!

如果家族中有以下5种癌症史,就要多留个心眼了:

·乳腺癌:女儿风险高2-5倍

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与其他女性相比,妹妹或母亲患有乳腺癌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要高出2到5倍。约1%-5%的乳腺癌与 BRCA1/BRCA2 基因突变有关。


·结直肠癌:息肉是警报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易演变为结直肠癌。若父母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导致肠癌,子女患病几率可能高达50%。


·胃癌:一家人要当心

约10%的胃癌表现出家族聚集性。若直系亲属患病,你的风险可能比常人高2-3倍。


·肝癌:乙肝病毒是帮凶

肝癌常有家族聚集现象,尤其当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时,乙肝可通过母婴传播。


·鼻咽癌:地域+血缘双风险

鼻咽癌有明显种族易感性与家族倾向,部分人群通过EB病毒在家庭内传播而增加风险。



03怀疑有遗传风险?看这4个信号!

如果你担心家族遗传风险,可以参考以下4个指标:

·01 多发

家族中≥3人患相同或相关癌症(如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属于BRCA基因相关癌种)

·02 早发

癌症患者在年轻时发病(如30岁左右)

·03罕见

家族中出现少见癌症类型(如男性乳腺癌)

·04 基因已知

已知携带如BRCA、APC等高危致病基因突变

有上述情况者,建议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做遗传基因检测。


04别怕!这4钟癌,早筛真的有用

癌症可防可治,关键在“早”!尤其下面这4种癌,筛查手段非常成熟:

-肺癌 → 低剂量螺旋CT

能发现小于1cm和常规胸片难以发现的位于重叠解剖部位的肺部病变,建议肺癌高危人群定期检查。



-宫颈癌 → HPV检测 + 宫颈/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

25-64岁女性建议每5年做一次HPV检测,或每3年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二者联合有利于提高筛查效率。



-乳腺癌 → 乳腺钼靶

40岁起建议定期筛查。有乳腺癌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女性,推荐起始年龄早于平均风险人群。

-结直肠癌 → 结肠镜

对于一般风险人群, 建议50-74岁进行高危因素问卷调查和免疫法粪便隐血检测,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高风险人群(有结直肠腺瘤病史、结直肠癌家族史和炎症性肠病者)应自40岁开始每年参加结直肠癌筛查。

不同机构的筛查指南可能略有差异,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


真实故事:一家五口全中招,却都活了下来!

曾有媒体报道,一位女士在体检中确诊“甲状腺髓样癌”。医生提醒该病有遗传风险,她立刻让全家做了筛查。结果父母和兄弟姐妹全都查出早期甲状腺癌。幸运的是,因为发现得早,所有人手术后预后良好!

你看,哪怕癌症有遗传倾向,科学筛查+及时干预就是我们最强的护身符!癌症确实可能“家族抱团”,但绝不是“命中注定”!我们要做的是:了解风险、科学筛查、调整生活方式——不自己吓自己,也别掉以轻心。



来源: 四川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