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7岁学生在校期间与同学关系紧张,一直不愿上学,后又有过轻生行为,幸而被人制止。近日,该同学突发行为异常、胡言乱语、走路不稳、识人不辩等情况,家属见状,急忙将其送至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经过门诊就诊,以“精神障碍”收入院。
入院后经过各项检查显示患者有严重的肝功能并不全,根据患者及家属提供服药史,该患者因学习压力过大,自行服用氨酚拉明片40片,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患者以药物性肝损伤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在重症医学科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病情平稳,最终顺利好转并转回普通病房治疗。
什么是药物中毒?
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吕学文介绍到:药物中毒是指药物剂量超过极量,或因用药途径、个体差异等因素,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引发身体器官功能紊乱甚至损伤的病理状态。
药物中毒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故意过量服药(如自杀),为追求药效擅自加量。二类是误服药物(尤其儿童),药物相互作用(同时吃多种药引发毒性)肝肾功能不全导致药物代谢减慢。
若怀疑药物过量,无论症状轻重,首要措施是立即停药并尽快就医,就医时需携带所用药物的说明书或包装,以便医生快速判断并根据药物特点进行针对性处理。
药品的居家管理必须遵守“五部曲”
针对该案例,守护家庭药箱的特殊药品,也给我们起到了警示作用!!
家庭药箱是我们健康的守护站,但其中可能存放着一些“特殊成员”——特殊药品。它们疗效显著,但若管理不当,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掌握这些药品的科学管理方法,是每个家庭用药安全的必修课。居家管理非常重要,滥用、误服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药品的居家管理必须遵守“五部曲”
第一部:安全储存——“锁”是第一原则
• 专用药箱,单独上锁:必须为特殊药品准备一个带锁的专用药箱,与家庭普通药箱分开。钥匙或密码必须由负责任的成年人保管。
• 环境适宜,避光防潮: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的储存条件,如“常温”、“阴凉处(<20℃)”或“冷藏(2-8℃)”。避免放置在浴室、厨房等潮湿、高温或阳光直射的地方。
• 原包装,标签清:保留药品的原包装和说明书,便于核对信息。切勿将不同药品混放在一个瓶子里。
第二部:用药记录——“账”是管理基础
• 建立用药日志:准备一个本子,记录以下信息:
药品名称。
规格与数量:每次取药的数量、剩余数量。
用药时间与剂量:何时、何人、用了多少。
开药医生与日期。
• 定期清点核对:每周至少清点一次药品数量,确保与记录相符,及时发现异常。
第三部:规范服用——“准”是疗效关键
• 严守医嘱,绝不自行:严格遵循医生处方的剂量、时间和疗程。切勿因感觉好转而擅自停药、加量或减量。
• 使用专用工具:使用药品自带的量杯、滴管或注射器,避免用汤匙等餐具估量,确保剂量精准。
• 注意相互作用:如果同时在服用其他药物(包括非处方药、保健品),请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不良相互作用。
第四部:异常情况处理——“慎”是安全底线
• 漏服:如果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跳过此次,正常服用下次剂量,切勿加倍补服。如果不确定,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 出现严重副作用:如呼吸困难、严重过敏、意识模糊等,立即停药并紧急就医。
• 药品过期或变质:立即停止使用。不应随意丢弃,应按照有害垃圾或特定药品回收方式进行专业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和他人误捡。
第五部:家庭成员沟通与教育——“知”是共同责任
• 明确告知:让所有家庭成员(尤其是老人和懂事的孩子)知道这些是“需要特别小心管理的药”,不能随便取用。
• 警惕滥用信号:关注家人用药情况,如发现无故频繁索药、情绪行为异常等,应提高警惕,及时沟通并寻求专业帮助。
• 防范未然:有儿童或访客的家庭,更要确保药箱时刻处于锁定状态。
青春不该被心理阴霾困住,更不该因药物误服留下伤痕。管理好家中的特殊药品,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关注情绪波动的细微信号,到警惕药品存放的安全细节,每一份用心守护,都是在为成长筑牢防线。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重症医学科 危祥龙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