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篮球场上,小王一次起跳落地后突然抱住膝盖痛呼出声。队友们围上来,有的说“快揉揉”,有的递上冰矿泉水,有的提议“赶紧站起来走走看”……这样的场景您是否见过甚至亲身经历过?
在日常生活中,运动损伤屡见不鲜。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三科罗海恩主任提醒:许多群众对急性运动损伤处理存在误区,错误的方法可能加重损伤,延长恢复时间。
中西合璧:急性损伤处理的双重保护
现代医学的RICE原则与中医应急处理方法相结合,能为运动损伤提供更全面的保护。RICE原则包括:
Rest(休息):立即停止运动,防止进一步损伤。
Ice(冰敷):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伤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2~3小时。
Compression(加压):使用弹性绷带适当加压包扎,减轻肿胀。
Elevation(抬高):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静脉回流。

(▲AI图)
中医应急处理:千年智慧的现代应用
中医对于急性损伤的处理有着丰富经验,明代医家薛己在《正体类要》中强调:“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指出外伤会影响到内部气血运行。
1. 中药外敷急救方:
可采用栀子粉适量,用黄酒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栀子有清热凉血、消肿止痛之效,是湖南地区常用的急救外敷药材。罗海恩主任建议:急性期可用栀子粉加黄酒调敷,能迅速缓解肿痛。但要注意皮肤有破损处不宜使用。
2. 穴位按压技巧:
按压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用拇指按压3~5分钟,有舒筋活络之效。
按压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按压此穴可通经活络,缓解疼痛。

(▲AI图)
穴位按压应在损伤后立即进行,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每个穴位按压3~5分钟。
未病先防:传统养生防损伤
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预防运动损伤至关重要,建议:
1. 运动前充分热身,活动关节,拉伸肌肉。
2. 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
3. 佩戴适当护具,如护膝、护踝等。
4. 平时可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养生功法,增强肢体协调性和肌肉力量。
即病防变:急性期后的处理
损伤后24~48小时急性期过后,可根据情况采用中医方法继续治疗:
1. 中药熏洗:采用桂枝、红花、伸筋草等药材煎汤熏洗患处,每日1~2次,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
2. 推拿按摩:采用轻柔的揉、捏、推等手法,促进局部气血运行,但切忌在急性期粗暴按摩。

(▲AI图)
愈后防复发:巩固治疗很重要
很多运动损伤反复发作,是因为愈后调理不当。专家建议:
1. 逐步恢复运动,从低强度开始。
2. 继续加强患处周围肌肉力量训练。
3. 适当服用强筋健骨的中药或食物,如杜仲、牛膝、核桃等。
4. 定期复查,确保完全康复后再进行高强度运动。
常见误区
误区一:“伤后立即用红花油搓揉”
解答:急性期粗暴搓揉会加重出血肿胀,应先冰敷制动。
误区二:“越痛越要活动开”
解答:急性损伤应适当制动,过早活动可能加重损伤。
误区三:“中药外敷越久越好”
解答:一般外敷4~6小时需更换,避免皮肤过敏。

(▲AI图)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科专家苏新平教授提醒:运动损伤处理要把握“黄金时间”,急性期正确处理至关重要。中西医学在运动损伤救治方面各有所长,结合应用能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运动是健康之源,损伤是运动之碍。科学运动,合理防治,让我们既能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又能避免损伤造成的困扰。如遇严重损伤,如变形、无法承重、听到撕裂声等,请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三科(关节外科) 张道伟 杜健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