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

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

在广东奥体中心举行

作为首次由粤港澳三地

联合承办的全国运动会开幕式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

独特的水舞台

开幕式选择“水”

作为最核心的视觉语言有何深意?



因水而兴是湾区的地域特征




十五运会开幕式承载着

展现大湾区融合魅力、

传递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使命

大湾区城市普遍临海靠水

因水而兴是

湾区地域特征的核心体现

整个开幕式从仪式到表演

都紧紧抓住了“水”这一核心元素

以不同形式呈现贯穿全场

并在体育场内打造了

令人耳目一新的水舞台


而这水舞台的背后

也有着设计巧思

一方面

体育场空间宏大,容易显得空旷

环形舞台的视觉引导

能将观众视线从超过2万平方米的场地

聚焦至5000平方米的核心表演区

仅3000多名演员在广阔的体育场里

也可以演出千军万马的声势




另一方面

广东天气多雨

若采用传统机械舞台

暴晒与雨水会让设备损耗极大

代价高昂

水舞台则因地制宜

既契合大湾区

“因水而兴”的地域特征

又能适应天气

不影响排练




水舞台不仅现场呈现惊艳

电视转播后更显奇妙

静态时

如镜面般倒映天空与演员

形成“水上水下两个世界”的梦幻感

动态时

演员动作激起的波纹

随人数变化呈现不同形态

为了让水舞台真正服务于内容

开幕式中“海浪”“水花”等场景设计

均围绕岭南“因水而兴”的文化内核

武术演员打水花的动作

既展现了体育活力

又呼应了湾区水文化、南派武术文化

让水真正成为了传递内容的载体


多雨天气助力舞台呈现




从创意到实现

如何把水引进体育场

也让导演组花了不少功夫

而广东的多雨天气

恰恰为水舞台的呈现“助力”

据悉

水舞台的一部分水

便是来自彩排期间的雨水

据特效总设计王力透露

为了把水“搬”进主场馆

奥体中心建设了

复杂的排水系统和净水系统

不仅确保暴雨后20分钟内

场馆恢复如初

而且专门配备水质监测设备

确保上千名演员进出舞台后

水质仍旧清洁

同时

对舞台的地板和演员的胶鞋

也专门进行了防滑处理

以保障安全


第十五届全运会

在水的光影中

正式拉开帷幕

让我们共祝运动员

一展英姿、夺得佳绩!

来源: 中国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