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病人最常见的一种急性并发症,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甚至会危及生命。

典型的DKA表现为血糖升高(大于11.1mmol/l)合并血、尿酮体升高(血β-羟丁酸≥3 mmol/L或尿酮++以上)、PH值下降(<7.3)、碳酸氢根下降(<18mmol/l)。其中,高血糖是识别DKA最简便快捷的手段,但是在部分患者身上,血糖正常也可出现酮症酸中毒,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类特殊的DKA——血糖正常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uDKA)。


01

什么是正常型酮症酸中毒(euDKA)?


血糖正常型酮症酸中毒(euDKA)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特殊类型,其核心特征是血糖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11.1 mmol/L),但伴随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和酮体显著升高(血β-羟丁酸≥3 mmol/L或尿酮++以上)。与传统DKA不同,euDKA的血糖水平可能掩盖病情,导致漏诊或延误治疗。明明血糖不高,但患者就是有一系列非特异症状如头晕、疲劳、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体格检查时,可发现脱水体征,如粘膜干燥、心动过速、低血压等。


02

euDKA的发生原理是什么?


1.酮体生成的代谢失衡

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当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时(如胰岛素分泌缺陷或抵抗),促进脂肪分解为游离脂肪酸,肝脏将其转化为酮体(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酮体(β-羟丁酸、乙酰乙酸是酸性物质)积累导致血液酸化,引发酸中毒 。


<酮体生成示意图>


2.血糖正常的矛盾现象

SGLT-2抑制剂的作用:这类药物通过促进尿糖排泄降低血糖,但同时也减少葡萄糖利用,迫使机体依赖脂肪供能,增加酮体生成。



<SGLT2抑制剂的降糖机制>

诱因:如禁食、低碳饮食、感染、胰岛素不适当减量、过度饮酒、肝硬化或应激状态(包含: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外伤、手术、麻醉、妊娠、分娩及严重的精神刺激),导致葡萄糖摄入不足或利用障碍,触发酮体生成。


03

euDKA的易发人群


1.使用SGLT-2抑制剂的患者以及同时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

2.胰岛素分泌缺陷人群1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易在应激下发生euDKA。

3.特殊生理状态人群:妊娠女性:孕期胰岛素抵抗+胎儿葡萄糖消耗增加,易因摄入不足诱发euDKA。

4.代谢应激状态:感染、创伤或手术:应激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升高,促进脂肪分解。酗酒或肝功能异常:酒精抑制糖异生,加剧酮体生成。

5.胰岛素治疗中断/剂量不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突然停用胰岛素或减少剂量,即使因进食少导致血糖未明显升高,仍会因胰岛素缺乏引发酮症酸中毒。


04

如何避免euDKA的发生?


1.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 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恒格列净、卡格列净):避免与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如生酮饮食)联用。胃肠镜检查、手术、感染或妊娠期需暂停使用,并在应激事件后至少3天再恢复(SGLT-2抑制剂药物半衰期约12小时,约5个半衰期可清除完成)。

  • 胰岛素管理:不可自行减量或停用胰岛素,尤其在感染或手术期间。

2.生活方式干预

  • 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不低于150g,避免长时间禁食或饥饿状态 。

  • 补液:每日饮水1.5-2L(合并心力衰竭、水肿及肾功能不全的糖友除外,这类病人需要量出为入,按前一日尿量+500ml调整饮水量),脱水时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液体 。

3.监测与应急处理

  • 识别早期症状:教育患者识别DKA早期症状如腹痛、呼吸深快、恶心、极度口渴等。

  • 定期检测血酮、尿酮和血气分析:使用SGLT-2抑制剂或存在代谢应激时。

  • 紧急处理:若出现呕吐、腹痛或意识模糊,立即检测血酮并就医。治疗需静脉输注葡萄糖+胰岛素,而非单纯补液 。

来源: 泉州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