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是养生调理的好时节,不少人会选择中药进行滋补或调理。但若储存不当,不仅会影响药效,甚至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危害健康。那么,家中应当如何科学储存中药呢?

中药饮片的储存要点
秋季虽然干燥,但部分地区仍有回潮现象。在家中储存中药时,防虫、防潮是关键。这是因为中药饮片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等营养成分,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很容易成为害虫的食物来源,也为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从而导致虫蛀和霉变,使药效降低。

以下是中药饮片储存的要点:
1、干燥通风储存
将中药饮片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可选择通风良好的橱柜或专门的药柜。甘草、陈皮等根茎类、皮类饮片,放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有效防止受潮。
2、适宜的温度
高温会加速饮片变质,中药饮片适宜储存温度为10℃~20℃。夏季或室温较高时,可放入冰箱冷藏(密封好防止吸潮)。一些名贵或易变质的中药饮片,如冬虫夏草、人参等,可放在冰箱冷藏,密封防潮后再放入,避免与其他食物串味或受潮。温度控制在2℃~8℃,能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
3、定期检查
中药饮片储存后建议每周查看1次。当饮片出现明显霉斑(绿、黑、白色)、异常气味、虫蛀痕迹、泛油、潮解风化、变色、质地改变的时候,证明已经变质,应立即丢弃,不可再使用。
此外,中药饮片的保质期也是有要求的。《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强制要求,自2025年8月1日起,中药饮片应当标注保质期。根据药材特性分级管理:

中药汤剂的储存技巧
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的核心剂型之一,因其药效直接、吸收快而备受信赖。然而,煎煮后的汤剂若保存不当,不仅会降低疗效,还可能滋生细菌,甚至引发健康风险。服用中药汤剂时,剩余药液的保存很重要。

以下是储存技巧:
1、冷藏储存
患者将代煎中药取回家后,应该逐包摊开晾凉至室温后,放置冰箱2℃~8℃冷藏储存。请勿放在冰箱冷冻处储存。
注意:冷藏的代煎中药服用前需彻底加热(可连袋隔水加热,温热15~20分钟,或用微波炉中高火加热2~3分钟,确保药液中心温度达60℃以上),避免冷服刺激肠胃;加热后若出现分层、沉淀,需轻轻摇匀,若摇匀后仍有异味,应停止服用。
2、避免隔夜存放
如果是自己在家中熬制的中药,尽量当天熬制当天服用;若需隔夜,必须密封冷藏,第2天及时加热饮用。
3、变质立即停止服用
如果中药汤剂汤色发生明显变化,出现大量絮状沉淀物和异常气泡,或者有异常酸味和臭味,表明已经发生变质,应立即停止服用。
4、注意储存时间
从日常患者保存中药代煎剂的实际出发,建议一次代煎不要超过7天的剂量,以免中药代煎剂发生变质,危害人体健康。

正确的储存方法能最大程度保留中药的有效成分,让养生调理更科学有效。若对中药储存期限或状态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或药师,避免盲目服用。

来源: 药葫芦娃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药葫芦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