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多年的“偏头痛”,有没有可能不是脑袋的原因?头痛医头?当心颈椎在‘暗算’你的神经!
一、真实案例:被误诊五年的“偏头痛”患者
赵女士今年45岁,长期右侧头痛,像“电钻”般从后颈窜到太阳穴,吃遍止痛药无效,被诊断为“偏头痛”。直到一次体检,医生发现她的第2-3颈椎小关节错位,刺激枕大神经引发头痛。经过颈椎牵引和康复训练,折磨她五年的头痛竟消失了!

医生解释:慢性头痛别总怪脑子!颈椎问题才是幕后黑手,误诊误治可能让您白白遭罪!
二、颈椎如何“远程操控”头痛?
神经传导链:
1.颈椎结构异常:小关节错位、椎间盘退变或肌肉痉挛;
2.神经受刺激:压迫/刺激枕大神经、枕小神经或颈上交感神经节;
3.痛感放射:神经异常信号传至头部,引发特定区域疼痛。

常见诱因:
1.长期低头玩手机、伏案工作;
2.睡姿不当(枕头过高/过低);
3.颈部受凉或急性扭伤。

三、四大特征:揪出颈椎“真凶”
1.疼痛路线固定:
从后颈向头顶、太阳穴或眼眶放射,常为单侧;
转头、咳嗽时疼痛加重。
2.伴随颈椎症状:
颈部僵硬、活动受限;
按压颈椎旁1-2厘米处(枕神经出口)剧痛。
3.时间规律:
晨起或长时间低头后发作;
热敷颈部可暂时缓解。
4.影像学证据:
X光/MRI显示颈椎曲度变直、小关节紊乱或椎间盘退变。

四、三招自测:你的头痛是否来自颈椎?
动作1:仰头转颈测试
缓慢仰头并向痛侧转头,若头痛加剧,提示颈椎源性。
动作2:压颈试验
双手叠压头顶,逐渐向下施压,若诱发头痛,支持诊断。
动作3:枕神经按压
按压耳后乳突与颈椎棘突连线中点(枕大神经出口),若触发“电击样痛”,高度可疑。

五、四步疗法:斩断“头痛锁链”
第一步:急性期“灭火”
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在疼痛神经周围可视化精准化注射消炎药,快速止痛;
药物控制:加巴喷丁(抑制神经痛);乙哌立松(缓解肌肉痉挛)。
第二步:颈椎复位“调平衡”
关节松动术:由康复师手法调整错位小关节;
牵引疗法:家用颈椎牵引器(需医生指导),每日15分钟。

第三步:肌肉再教育
颈深肌激活:仰卧收下巴,用毛巾对抗头部做点头动作(每天3组,每组10次);
肩背强化:弹力带水平扩胸,增强上背部肌群(每天2组,每组15次)。

第四步:生活方式革命
手机电脑:视线与屏幕齐平,避免低头;
枕头革命:选择记忆棉枕,侧躺时枕头与肩同厚;
保暖防寒:空调房戴丝巾,避免冷风直吹后颈。

六、三大误区:让头痛越治越糟
误区1:盲目按摩“掰脖子”
风险:暴力手法可能损伤椎动脉,诱发头晕甚至中风!
误区2:长期依赖止痛药
真相:布洛芬等药物仅缓解症状,不解决颈椎病根!
误区3:头痛只查头部
医生忠告:CT/MRI查脑无异常时,务必查颈椎!
七、就医信号:这些情况速就诊!
头痛伴上肢麻木、走路不稳;
突发视力模糊、言语不清;
颈部外伤后头痛持续加重。
就诊指南:挂骨科 → 查颈椎MRI+血管超声 → 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
八、护颈口诀——头痛从“颈”治
头痛未必是脑病,颈椎问题常作祟
少低头来多仰头,手机举高视线平
枕头选对承托颈,保暖防寒护神经
肌群练稳是关键,斩断痛源一身轻!
记住:颈椎是头部的“生命线”,护好它,才能告别头痛,拥抱清晰世界!
来源: 骨科疼痛张鑫医生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骨科疼痛张鑫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