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天文名词#

龚惠人(1904年2月~1995年3月5日),又名龚慕侨,是我国近现代天文学家,生于江苏崇明(今上海崇明),他是我国现代天文与时间频率科学领域的重要奠基人。龚惠人出身农民家庭,中学毕业后在小学教书,1925年经推荐进入徐家汇天文台工作,此后长期在此任职,参加了测时守时收时和授时的工作。他曾任上海天文台副台长、总工程师等职,直至1987年退休。其学术贡献涵盖技术改进、时间服务、原子钟研制与国际时间比对等领域:发明、改进了光电自动报时器中星仪测微器天文钟的电源和恒温装置等仪器,提高了测时和守时的精度;主持开播了BPV授时与标准频率服务,标志着我国现代时间服务工作的诞生,使中国频率稳定度达到当时国际的先进水平;他主导的氨分子钟氢钟研制,为中国原子时间基准奠定了基础。龚惠人曾任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职务。

图为上海天文台氨分子钟,图像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来源: 星明天文台